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地名探源之合肥

 

摘要:本文从对《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合肥”条关于“合肥”地名来源的说法质疑入手,运用了《尔雅》《诗经》中关于“肥”字的训释,推定“肥”具有“合”义,从而指出“合肥”地名来源说的悖谬。并试图从音韵学角度阐述“肥”是“会”的假借字,进而提出“合肥”地名来源的一种说法。 

关键词:合肥;地名;考释   

因水得名的地名的情况较普遍,但其得名的理据则各有不同,如洛阳乃因洛水之北而得名,然而古地名“肥”的来源的理据却有些复杂,它是两水会合之处被称为“肥”。有学者认为,世界上第一批或早期的地名往往是形容词,后来,这些地名慢慢成为专有名称独立出来,[1]开始起着名词的作用。古地名“肥”正好是描绘两水会合的情况,最后才成为专有名称。这里要说明一点,这两水早期并不叫“肥水”。“肥水”之名是受地名影响,反过来改原有的两水名为“肥水”的。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正确理解地名合肥的得名之由,下面我们从对合肥地名的源来一贯看法的质疑手,来探讨其真正的得名之由。 

励和等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合肥”条中对“合肥”地名来源的阐述,主要根据三处文字记载,我读后颇多怀疑,这三处是:一,“应夏水出城父东南,至此与淮合,故曰合肥。[2]二,“《水经注》:‘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3]三,“《通鉴地理通释》:‘淮水与肥水合,故曰合肥”,[4]。一、二两处的“夏水”并不能确定位于淮河流域,《汉语大词典》卷三“夏”字条第七义项:“夏水,传说此水冬竭夏流,故名。故道从湖北省沙市东南分长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阳县治附近汉水。”这说明夏水是在汉水流域,而淮水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高邮湖,夏水根本不可能与淮水相合。“施合于肥”中的“施”当为“施水”,《辞源》“肥水”条云:“南肥河古名施水,俗称金斗河,东南流经合肥巢湖。”据此,施水根本不可能与夏水合,这里可以把“肥”理解为地名还可以说得通,亦就是说先有地名“肥”,然后才有水名“肥水”。《尔雅·释水》:“归异出同流肥。”[5]当断句为“归,异出同流,肥”,“异出同流”是补充说解“归”字,即以“归”训“肥”;又清钱绎在《方言笺疏》中“抵、亻致,会也”条引颜师古注《汉书·尹翁归传》“盗贼所过抵”句为“抵,归也。所经过及所归投也。”是抵为会,故抵、会、归同义。《尔雅·释水》以“归”训释“肥”字,故可知“肥”有“会”义。《说文》:“同,合会也。”故舍人用“合同”来训“肥”,《尔雅》汉注:“舍人曰:水异出同流行合同,曰肥。’,[6]从此注中可知“肥”有“合”义。并将两水会合之处称为肥,这就是合肥地名的真正来源。合肥中的“合”与“肥”是同义连用,这与汉语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转化的现象相协的。 

但这“两水会合”中的“两水”是指哪两水呢据《辞源》“肥水”条“肥水,水名,也作水。在今安徽省。源出合肥西将军岭。为今东肥河和南肥河的总称。东肥河又称金城河,西北流经寿县南肥河古名施水,俗称金斗河,东南流经合肥巢湖。”据此可知这两水是指金城河和金斗河施水,金城河与金斗河会合的地方被称作“肥”。《诗经·邺风·泉水》“我思肥泉,思之永叹。”毛传:“所出同,所归异为肥泉。”[7]《水经注·淇水》“其水东迳朝歌城北,又东南注马沟水,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也。故《卫诗》曰:‘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毛注》云‘同出异归为肥泉。’《尔雅》曰:‘归异出同曰肥。’《释名》:‘本同出时,所浸润水少,所归枝散而多,似肥者也。’键为舍人曰:‘水异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异出同归矣。”这里氏引了《毛传》《尔雅》《释名》以及键为舍人诸家对“肥泉”的解释,然后以自己实地考察的结论为据,肯定键为舍人之说,后来又在第二十三卷叙述北肥水时肥水出山桑县西北泽,东南流,左右翼佩数源,异出同归,盖微脉涓注耳。《水经注·阴沟水》卷二十三,再次指出是“数源异出同归”。[8]又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马说甚辨,而依传毛传释诗,非也。肥有二水,一异出同流,一归异出同,此肥泉是异出同流之肥也。”可知毛传对“肥”的训释错了,“肥”乃具有汇合义,“肥泉”应训为“会泉”,两水相会之“会”亦可作“”,“会泉”也就是“”。再据《水经注·肥水》“肥水自黎浆北,寿春县故城东,为长漱津,……又西北,左合东溪,溪水引读北山,西南流,导出寺西,……又西南流,注于肥。”这里水流先合于溪,又注于肥,又《尔雅·释水》“水注川曰溪,注溪谷,注谷沟,注沟曰”“沟”的声符“冓”,甲骨文字形似两鱼相会之形29807,释文隶定为,《说文》:,遇也。”“沟”的声符表“相遇相会”义。可以推之,溪、谷、沟、是同概念范畴的词,共有的义位是水流相汇。《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军于阴,于侯氏,于溪泉。”溪泉在今河南巩县南可知“溪泉”和“肥泉的构词理据是一致的。《集韵·黯韵》:,雨水合也。”“”除指两水汇合外,也可指两水会合之处,作地名,如《史记·魏世家》:“翟败我于”又可以作水名,安徽省北部有河,上游为东沙河和包河,在临涣汇合后,最后流洪泽湖包河即今合肥市包河[9]可见“肥”有“会(浍)”义早在《诗经》里就有了(“肥”与“会(浍)”假借关系下文将进一步考定)。只不过这里借用这个“肥”来用作地名罢了,而地名“肥”亦表达了此意。地名“肥”一旦固定下来,反过来影响了流经此地两水的水名,起初将两水金城河和金斗河总称为肥水,后来又在“肥”字加注形符“水”,即形成水,这就是肥水也作水之由。把水的得名这一现象有人称之为“前地名”。[10]这里再看《通鉴地理通释》中“淮水与肥水合,故曰合肥”的第三种来源说法。这里将“肥水”名先于地名“肥”很显然是错的。今东肥河金城河极可能是淮水的支流,流今寿县境内经芍淮水,故《通鉴地理通释》里的说法似有正确的一面,仅仅将金斗河误认为是后来的肥水,这样就弄错此水的名称的先后关系。极容易产生地名“肥”是来源于“肥水”名之嫌。综上论述可知,先有两水相合于一地,而“水异出流行合同,曰肥”然后才有”肥”的地名,并进而由“肥”地名影响两水名。两水名并称肥水,肥水之“肥”又加注形符“水”并表义,故又称为水。地名“肥”又因汉语词的历史演变规律—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转化,“肥”有“合”义,同义连用为“合肥”,这才是合肥地名的真正来源。 

另外,《说文》“肥,多肉也。从肉从卪,’。故“合肥”的“肥”有会合义根本不是“肥”的本义,亦不可能是其引申义,肯定用的是假借义。为什么可以有“会合”这一假借义呢其假借义有其本字吗《尚书·禹贡》“沮会同。”蔡沈《书经集传》“会者,水之合也。同者,合而一也。”再对照前文引用《尔雅》“归异出同流,肥。”《尔雅》汉注:“舍人水异出流行合同,曰肥。”可知“会”、“同”、“肥”皆有汇合义,“肥”极可能是“会”(浍)的假借字,《广韵》:“肥,符非切,平微奉,微部”“会,黄外切,去泰匣。月部。”今北京话“肥”的声母为[f],会的声母为[x]。在今寿县、淮南等方言[x] [f]不分,大多数[f]都发作[x]。从方言中保留古音的现象可知古无轻唇音[f] ,钱大昕根据《广韵》平声五十部,轻唇分列较少,得出古无轻唇音,“问:轻唇之音,何以知古人必读重唇也?:《广韵》平声五十七部,有轻唇者仅九部,去其无字者,仅二十余纽。证以经典,皆可读重唇。”[11]这里引用钱大的话仅仅为了证明上古无清唇音[f],但是我不赞成今北京话清唇音[f]都是上古重唇音转化而来,至少从今寿县、淮南方言中可知,上古音[x]也是中古音[f]一个源头可见周秦时“肥”、“会”的声纽是相同,“会”假借为“肥”是声转现象,此是证之一。 

其二,依顾亭林的《古音表》,微部,月部皆是其古音十部中第二部。顾氏在《古音表》中第二部有(二)脂之微齐佳皆灰咍支半尤半,去声祭,泰,恰当,废,声质,术,栉,昔半,职,物,迄,屑,薛,锡半,月,没,曷,末,黯,,麦半,德,屋半[12]亦就是“肥”、“会”在《广韵》里分属微部和月部,但在周秦时微部和月部是属于古音同一部的。《广韵》月部是人声韵,段玉裁认为周秦时仅有三声,即平上,而没有去声。到魏晋时才渐渐有去声 字,去声字是由上声、声而来。会,在《广韵》里是去声,依段氏观点,会古音是声字,故归月部。所以段玉裁在《六书音韵表》中将微部、月部同时列第六类十五部十五脂,微,皆,灰,祭,泰,咍,废(声质,术,栉, 物,迄,月,没,易,末,辖,屑,薛。[13]此分类与顾亭林不谋而合。清孔广森在其《诗声类》将古韵分作十八部,包括阳声九部和阴声九部。在阴声九部中第三部脂类有:脂,微,齐,皆,灰,声质,术,栉,物,迄,月,没,,末,黠,辖,屑,薛。综上所述可知,“肥”与“会”在上古音中是同声纽字,并且韵类相同,韵部相近,可以推之上古音“肥”与“会”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古人才将“肥”作为“会”的假借字,故《诗经·邺风·泉水》有“我思肥泉,思之永叹”以“肥”借作“会”(浍) 

《说文》:“会,合也。”唐武德四年公元621置有合会县,治所即今山西岚县西合会村。[14]可知“合”、“会”可以同义连用作地名。据上文考定,“肥”可以假借为“会”,故“合”、“肥”也可以连用为“合肥”,此一理也。这种连用早在西汉时就有了,《史记·货殖列传》:“合肥受南北潮,皮革木输会也。”中“合”与“肥”连用为“合肥”,即今地名合肥。弄清楚,“肥”借作“会”的现象便于我们了解“合肥”一词的同义连用格式,了解这一同义连用格式,是理解合肥地名来源的关键,而励和等在编写《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时没有注意到这种假借现象,更不可能知道“合肥”一词的同义连用格式,最终导致对合肥地名来源说解的错误。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赵家栋,(1972)男,安徽无为县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主要从事古汉语研究。 

[1]崔志升译《普通地名学》7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2][3][4]励和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291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重印版。 

[5][6]臧镛堂撰<尔雅>汉注》121页,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7]鲍善淳水经注·淇水“不异毛兴”续探》,《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3期。 

[8]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马瑞辰云:《尔雅》古有二读,一作“归异出同肥”,一作“异出同流肥”毛传、郭注、《释名》皆不释“流”字之义,是毛郭刘所见《尔雅》本作“归异出同肥”,其“同”下并无“流”字,道元引《尔雅》“归 异出同曰肥”是其证,此一读也。《列子》:“殷敬顺”,《释文》云:“水所出异为肥。”与舍人皆不释“归”字,则舍人《尔雅》本当作“异出同流肥”,以归字属上句,作“字并成文,又一读也。 

[9]《汉语大字典》卷三,1761页,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10][] BA KYIKEBHLI著崔志升译《普通地名学》,11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1]转引王力《汉语音韵学》,287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12][13]转引王力《汉语音韵字》307312,中华书局,1980年版。 

[14]《中国历史地名辞典》324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