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地名探源之梨树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东辽河平原腹地。关于梨树县名的由来, 一直众说纷纭。为了进一步做实梨树县名的由来的考订工作, 笔者查阅了大量史料, 对其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归纳起来, 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 以当地物产———梨树命名。据《奉化县志》 (光绪十年版) :“以其时此地多植梨树, 因名之。 

第二种说法是, 里苏音转而得名。据《梨树县志》 (1934年版) :“此地原属高句丽, 因有苏姓大户得名, 故有赫尔苏、招苏河、苏龙起等地名。城在 () 苏河之里, 故名里苏;偏脸城在河之表, 故又曰招苏 () 。所言梨树者, 盖由里苏转音耳。 

第三种说法是, 城移地而未易名。据1960年编修的《梨树县志初稿》载:“梨树城原为今县城北4公里之偏脸城。因城 (偏脸城) 北半里许有一棵对搂粗的大梨树而得名。昌图厅设分防照磨时, 拟建官署于此城, 故称梨树城照磨。待动工建衙署时, 发觉城在山顶, 与昌图厅往来时隔招苏台河, 需跋山涉水, 跑马送信甚为不便, 便在招苏台河南岸另建新城。城移地而未易名。便称新城 (今梨树镇) 为梨树城。 

根据考证, 笔者认为, “梨树之名当来源于古代的梨树城 

在梨树县这块土地上, 5000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汉朝为古夫余国地。南北朝中期为高句丽地。唐朝为渤海颉府和夫余府夫州辖地。辽代为东京道韩州柳河县属地。金代为咸平路韩州临津、柳河二县属地。元朝为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咸平府地, 置韩州站。明朝为辽东都司辽海卫地, 置汉州站。 

清朝初年梨树北部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王游牧地, 南部为盛京西流水围场。清嘉庆八年 (1803) , 达尔罕王开始招垦, 人口渐渐增加, 屯落也逐渐多起来。清嘉庆十一年 (1806) , 清政府在开发地段设昌图厅, 管理民人事务, 实行蒙汉分治。清道光元年 (1821) , 清政府设梨树城 (今偏脸城) 分防照磨, 隶属昌图厅, 最初衙署设在梨树古城 (今偏脸城) 内。 

梨树古城原名招苏城, 因在招苏台河右岸而得名。传说, 有一位蒙古太子名叫昭苏, 死于此地。为纪念他, 将此河命名为昭苏太子河。昭苏为蒙语, 意为有很多钱。后来, 昭苏太子河被简称为昭苏太河。1987, 确定标准名称为招苏台河, 是梨树县境内仅次于东辽河的第二大河。 

梨树古城位于今梨树镇北偏东4公里处, 南临招苏台河, 北依白山丘陵, 城垣依山势修筑, 因地势不平, 西北高而东南低, 方位偏斜, 形成偏脸, 故民间又称偏脸城。偏脸城地处今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北白山岗南坡, 古城平面略呈方形, 城垣雄阔方正, 为夯土而成, 城垣周长4 318, 顶宽1, 基宽12, 最高处达7.4, 城垣四角筑望台 (又称角楼) , 高出城墙2米。古城开有4座城门, 城门外有瓮城, 城墙外有护城河。现在除南墙破坏较严重外, 其余三面城墙尚存遗迹。该城原为辽代九百奚营治所, 金初称合叔勃”, 是宋金时期重要交通要道。金末, 蒙古贵族挥兵攻金伐宋, 古城毁于这场浩劫之中。此后数百年间, 古城一直沉睡在旷野之中, 渐渐被人们遗忘。20世纪60年代, 文物部门将梨树古城定名为偏脸城, 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梨树城分防照磨衙署在古城的城垣中并没有驻多久, 便移至城南的奉化屯。奉化屯周围早年曾是一片沼泽地, 清嘉庆年间形成屯落。分防照磨衙署迁至奉化屯后, 最初那里并无城垣, 四周都是开阔地, 无险可依。后来, 衙署为防匪患”, 便在聚落四周挑壕蓄水, 垒土为墙, 作为防御工事。还在壕上建桥以便出入, 街口处连接民房立了东、西、南、北4个门, 在门旁设了炮台。城墙高4.5, 墙上筑垛口, 1, 城内设马道, 状似土围子。清同治四年 (1865) , 马国良 (号称马傻子”) 起义军曾攻破奉化土墙, 四门倒塌, 起义军冲进城内, 杀官逐吏, 开狱分仓。 

由于奉化附近开发面积不断扩大, 清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七日 (1877121) , 盛京将军奏请清廷, 在奉化地方添设新县。同年十一月七日 (1221) 旨准, 定名为奉化县, 县城设在奉化, “一切章程均照怀德县一律办理”, 疲难沿边题调要缺, 蒙民兼理”, 隶属于奉天省昌图府。建县时奉化为梨树分防照磨衙署驻地的社名, 建县后取社名为县名。奉化二字, 若再上溯, 应源于奉化屯, 因当时奉化县地处边北扼要之地, 盗寇出没”, “顽民盗风不息之地, 统治者为了教化当地顽民”, 故大肆宣传要遵奉王化”, 因此取奉化之名。设县后原驻奉化的梨树分防照磨移驻八面城。初设县时, 奉化早年修筑的土围子已夷为平地。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 为防义和团和土匪, 知县王顺存召集绅商募捐, 修筑城墙。知县鲜俊英继任后, 继续修筑, 才最后完工。城墙周长9 000, 城外护城河上宽5, 5, 底宽3米。该城墙到解放前已倒塌殆尽。 

1912, 改县衙为县公署。1914, 因与浙江省奉化县重名, 遂借用梨树古城名, 更名为梨树县。早在梨树分防照磨驻奉化时, 有人亦称奉化为梨树城, 也有人说是因奉化屯内梨树繁茂, 故将奉化称梨树城。县名更为梨树后, 便正式将奉化更名为梨树城, 此后便很少有人使用奉化这个名了。梨树城位于招苏台河南岸, 由于交通便利, 往来商旅多, 农产品交易繁忙, 所以在此期间梨树城又叫过买卖街, 蒙古语称库都力。昔日的买卖街, 粮栈、绸缎布匹、日用百货、杂货等商户林立, 烧锅、粮谷加工和铁木皮麻柳等手工业作坊50余户, 为周围百余里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集散地, 是柳条边外的繁华集镇。官、商、富户也接踵而至, 建衙署、修祠庙、开商铺、起住宅, 使梨树城渐渐成了一个大聚落。由于商业日趋发达, 在城中形成字街区, 经纬路各两条。直到长大铁路通车后, 四平街 (今四平市) 经济贸易兴起, 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昔日繁华的买卖街逐渐萧条。东北沦陷以后, 工商业凋敝, 梨树城沦为一般小集镇, 仅剩下一些小手工作坊和小药铺等, “字街两旁都是低矮的土平房, 一直到解放时也没有一家影剧院。 

沦陷时期, 1937年从梨树县划出四平街等, 成立四平街市。在此前后, 梨树县先后隶属过奉天省、辽宁省、四平省、辽北省、辽西省, 1954年划归吉林省。 

1960年至1965, 梨树县城曾迁驻郭家店。郭家店曾是契丹人的辖地, 早在800年前, 就有人居住。清初, 郭家店为内蒙古达尔罕王领地。19世纪初, 这里是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清嘉庆年间, 内蒙古达尔罕王招垦后, 由关内来了一户郭姓人家在此落户。当时, 此地是交通要道, 往来车辆很多, 老郭家就在此开了个大车店, 接待往来车辆和行人。由于大车店开得很兴隆, 又来了不少做小买卖的在此聚集, 逐步发展为集镇, 此镇便称郭家店。中长铁路建成后在此设站, 称郭家店为四站”, 后又改称郭家店车站。借助铁路交通的方便, 郭家店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聚落沿铁路两侧分布, 呈棋盘格状。梨树县城迁走后, 一直是该县最重要的集镇之一。 

里苏音转之说, 与史实不符。赫尔苏原为清朝东辽河上游的河名, 满语意为海边盐池所生之草;招苏为蒙古语”;苏龙起为蒙古语屯落之意。 

据说明末清初, 梨树古城 (偏脸城) 不仅城北半里许有一株对搂粗的大梨树, 而且城内也有许多梨树, 至今尚有残存。因此, 城移地而未易名的说法较为确切。偏脸城为金代韩州古城遗址, 元灭金后, 州虽废, 但州城仍为开原北陆路交通重要驿站———韩州站。清代前、中期, 此城仍为盛京通往黑龙江驿路上的重要驿站———韩州站。后来站废名失, 当地人便以城内有梨树, 称为梨树城。古城地处交通要道, 为金代上京 (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 至燕京 (今北京市) 必经之路。1150(金天德二年) , 将韩州治所从当时的柳河县 (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 移至九百奚营 (今偏脸城) , 即因偏脸城地处交通要道。1821(清道光元年) , 昌图厅在这一带设分防照磨时, 驻地便选中南北交通要路上的梨树城 (今偏脸城) , 故名为梨树城分防照磨。后将衙署移至招苏台河以南4公里处的奉化屯 (今梨树镇) , 仍称梨树城分防照磨。另据《奉化县志》 (光绪十年版) 记载:“照磨署初在梨树城, 后移至县治街。此言证明梨树城与县治街并非一地, 是由梨树城 (今偏脸城) 移至县治街 (今梨树镇奉化大街) 。日本人编写的《四平街案内》记载:“偏脸城为古之梨树城。访问当地高龄老人也证实:偏脸城即古之梨树城, 因古城北有一棵对搂粗大梨树而得名。 

综上所述, 梨树县名来源于古梨树城。今梨树城 (今梨树镇) 随梨树县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