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地名探源之广安

广安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1976年,在嘉陵江武胜段沿岸考古调查,首次发现砍砸器,经考证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据《史记》记载,在这块土地上建有古賨国,筑有賨城。

广安上古属梁州之域,古为蜀国之地,殷为雍州所属。周灭殷后,武王封其宗族姬姓于巴,立巴子国,广安属之。

《华阳国志》记载:“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灭之。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分其地为三十一县。”秦灭巴、蜀后,巴、蜀归秦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推行郡县制,置宕渠县(隶巴郡),治地賨城(今渠县土溪镇)。广安属宕渠县。秦统一全国后,仍置巴郡宕渠县。

西汉,广安为巴郡宕渠、安汉(今南充境内)、垫江(今合川区)三县地。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分天下为州,置益州刺史于成都,监察西南诸郡,巴郡属益州。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郡、固陵郡、巴郡。建安六年(201),刘璋改永宁为巴郡、固陵为巴东郡、巴郡为巴西郡,时称“三巴”。巴西郡领七县:阆中、安汉、垫江、宕渠、充国、宣汉和汉昌。献帝建安二十三年(218),蜀先主刘备分巴西郡置宕渠郡,领三县:宕渠、汉昌和宣汉。蜀汉章武二年(222),宕渠郡省,后主延熙(238-257)中复,“郡建九年省”,其他仍归巴西郡辖。

西晋泰始二年(266),分益州置梁州,巴西郡改隶梁州。元康六年(296),又分巴西郡置宕渠郡,统宕渠、汉昌、宣汉三县。

南朝宋(420-479),立巴西、南安、新巴、巴渠、归化等郡。南朝齐(479-502,具体不详),析垫江县(今合川区)以北设汉初县(今武胜县烈面镇汉初村)。新置东宕渠郡,以抚僚民而立,领三县:宕渠(今合川区合阳镇)、平州、汉初。《南齐书·州郡志下》迳名曰东宕渠僚郡。其郡境在今合川、武胜等地。

南北朝梁时期,广增州、郡。州或统一郡,或有州无郡;而郡或统一县,或境无属县。又南北交兵,互设州郡,名或抵牾,或相雷同。南朝梁普通三年(522),从宕渠县析置始安县(今广安区)、流江县,并置北宕渠郡(今渠县渠江镇),领始安、流江二县。梁大同三年(537),置渠州,辖北宕渠郡。其年,析宕渠县置邻水县,并置邻州、邻山郡,邻州领邻山郡,邻山郡领二县:邻山(州郡治)、邻水。梁武帝大同年(535-546),置楚州新兴郡(郡治汉初县)。新兴郡领一县:汉初。

南北朝西魏、北周时期,对益梁政区建制有所调整,仍置渠州。武成元年(559),改北宕渠郡置流江郡(治地仍为渠县渠江镇),领二县:流江、始安。渠州领流江、景阳外,另撤邻州所属2郡(邻山、容山容川)归渠州。邻山郡二县:邻山、邻水。北朝西魏恭帝三年(556),改楚州新兴郡为合州青居郡(郡治汉初县),又分汉初地置青居县,属合州。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实行州县二级制,罢渠州的流江、邻山、容山容川(今垫江县)三郡,仍置渠州,领流江、始安、邻水、垫江四县。开皇三年(583),并青居县入汉初县,汉初县属涪州(原合州)。开皇十八年(598),始安县更名賨城县,隶属渠州。大业三年(607),隋炀帝改州为郡,改渠州为宕渠郡,除领流江、賨城、邻水、垫江,增领宕渠、咸安二县。改涪州为涪陵郡,汉初县属涪陵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废宕渠郡复置渠州,领流江、賨城、宕渠、咸安、潾水、垫江六县。改賨城县为始安县(治今广安区肖溪镇王坪村)。析賨城县置丰乐县(今广安区恒升镇古城村)。邻水县更名为潾水县。其年,又分潾水、垫江县地置潾山、盐泉二县,设置潾州,领潾水、垫江、潾山、盐泉。武德二年(619),划分石镜县(今重庆市合川区)东北部置新民县(今岳池县境内)。乾德八年(625),废潾州,省丰乐县入始安县。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十道,其中领渠州为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山南道为东、西两道,渠州为山南西道所辖。万岁通天二年(697),析南充、相如(今蓬安县)置岳池县,属剑南道果州郡。天宝元年(742),始安县更名渠江县,改渠州为潾山郡。潾山郡领五县:流江、渠江、潾山、潾水、大竹。乾元元年(758),更潾山郡为渠州。合州巴川郡领五县:新明、汉初、赤水、巴川、铜梁。宝历元年(825),省大竹入流江县,后又置,划属蓬州,废潾水入潾山县。

五代时期,前蜀分渠州置邻州,大竹(治地东移,今临巴乡知县坝,旧称凤来乡)划归渠州。后蜀省邻州入渠州,改潾水县为邻水县。渠州领流江、大竹、潾山、邻水、渠江五县。

北宋以道改路,实行路、州、县三级制。四川设四路,即成都府路(原称益州路)、潼川府路(原称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史称“川峡四路”。宋人常省称“四川”。宋开宝二年(969),在浓洄镇的翠屏山下置广安军(1243年治地迁今前锋区小井乡大良村,1275年迁回浓洄镇),领渠江、新明、岳池三县。果州、合州、渠州、广安军属潼川府路。景祐二年(1035),废大竹县入流江县。渠州领流江、邻山、邻水三县。重和元年(1118),升梓州为潼川府,渠州为其所辖十一州之一。

南宋绍兴三年(1133),复置大竹县。渠州辖流江、邻山、邻水、大竹四县。南宋末,渠州徙治流江县东北80里礼义城,抗击元军逾20年。南宋开禧三年(1207),将新明县的和溪镇升为和溪县。合州领五县:石照、汉初、巴川、赤水、铜梁;渠州领四县:流江、邻水、邻山、大竹;广安军领四县:渠江、岳池、新民、和溪。度宗咸淳二年(1266),广安军改为宁西军。

元朝,全国实施行省制。行省之下设路,路下为府、州,府、州下设县。元至元二年(1265),分汉初县地,置定远县。至元四年(1267),置武胜军,后升为定远州。至元十一年(1274),改置渠州“安抚司”。至元十五年(1278),宁西军改为崇宁军,次年崇宁军废。元至元二十年(1283),置广安府(治浓洄镇),罢安抚司,改置渠州,隶四川行中书省顺庆路,并省邻山、邻水二县入大竹县;新民县、和溪县并入岳池县。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改定远州为定远县。四川行省下设广元路、顺庆路、重庆路、夔州路,广安府、渠州属顺庆路,广安府领二县:渠江、岳池。渠州领二县:流江、大竹。合州属重庆路,领三县:铜梁、定远、石照。至元二十六年(1289),撤流江县,以州为“散郡”,不久复置。渠州领流江、大竹二县。

明朝,沿袭元朝行省制,但改其名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各省布政使司下设府、州(领县的直隶州),在府、州下设县或州(不领县的散州),形成省、府、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洪武四年(1371),改广安府为广安州,隶顺庆府,领渠江、岳池二县;合州(直隶州)仍属重庆府,领二县:铜梁、定远。洪武九年(1376)增领渠县、大竹二县。洪武十年(1377),废渠江县,其地并入广安州,州领岳池、渠县、大竹三县。明成化元年(1465),复置邻水县,属顺庆府广安州辖。

清朝,沿明朝体制,在四川行省下设顺庆府,领十州县:南充、西充、营山、仪陇、邻水、渠县、大竹、岳池、广安州(1647年迁广安区蒲莲乡,1651年迁广安区肖溪镇竹山村,1665年迁回浓洄镇)、蓬州,顺庆府治地南充,即府县同治。康熙七年(1668),岳池县入广安州。康熙八年(1669),定远县入合州。置川东道,顺庆府隶川东道。康熙六十年(1721),复置岳池县,属川东道顺庆府。雍正六年(1728),复置定远县,属川东道重庆府。雍正八年(1730),置川北道,治地保宁府。雍正十二年(1734),顺庆府改隶川北道。

民国2年(1913),全国废府、州、厅时,顺庆府被撤销。改广安州为广安县。民国3年(1914),川北道改为嘉陵道。定远县改为武胜县。民国13年(1924),废道制。民国24年(1935)4月,川政统一,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四川分十八个行政督察区,每区设专员公署,作为省政府辅助机构。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大竹县,辖大竹县、渠县、广安县、邻水县、垫江县、梁山县、长寿县。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南充县,辖南充、岳池、西充、蓬安、营山、仪陇、南部、武胜八县。

1949年12月,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相继解放。1950年1月,四川成立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政区。广安县、邻水县隶属川东行政区大竹专区,驻地大竹县。岳池县、武胜县属川北行政区南充专区,驻地南充县(1950年3月20日驻地移至岳池县城,1952年6月迁回南充县)。195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政区,恢复四川省建置,各专区隶属省人民政府。1953年3月,撤销大竹专区,广安县改属南充专区,邻水县改属达县专区。1968年9月,南充专区改为南充地区,改达县专区为达县地区,隶属不变。1978年4月,从广安、岳池两县划出1镇16个公社设置华蓥工农示范区,驻地双河公社双河场,隶属南充地区。1979年10月5日,国务院批准,华蓥工农示范区更名为华云工农区。1985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华云工农区,设立华蓥市(县级)。

1993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安地区,辖南充地区的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华蓥市和达县地区的邻水县,行署驻地广安县浓洄镇。1998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广安地区和广安县,设立地级广安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广安区广福镇。广安市设立广安区,以原广安县的行政区域为广安区的行政区域。2013年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前锋区。广安市辖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直管,委托广安市代管。

(作者: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谯小松 龙祥云)

(来源:四川省情网 《巴蜀史志》2017年第一期(总第210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