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地名探源之湖北省英山县

英山县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是鄂豫皖三省边境的腹地中心,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英山县总面积1449平方公里,是中国茶叶之乡、温泉之乡、丝绸之乡、药材之乡。英山县的命名也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探秘英山县地名的由来。

英山县位于江淮之间,大别山西南麓,湖北省东北,与河南、安徽交界,考古证明,早在大别山还是一座岛屿孤悬于大海之上的新石器时代,英山就有先民在这里渔猎农耕,繁衍生息。

英山县因境内英山得名。英山得名于远古时代,明朝之后称为英山尖。根据《尔雅》及其注疏和《十三经》编者的解释,“英”最原始的意义就是今湖北英山县东北与安徽岳西交界处这座山的名称。

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创造“英”这个语言元素,专门用来界定这座具有“山形两重”地貌特征的地理实体,“英”成为人类早期地理标识之一。随着先民们将活动空间从山上拓展到山下,“英”西南麓的这片土地也被称为“英”,继而,“英”又成为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与其他部落相区别的种族标识。

大禹治水时期,皋陶带领他的部落造就这里的早期繁荣,大禹将这片土地分封于皋陶后裔。于是,皋陶子孙以“英”为国,以“英”为氏。大禹在将“英”封赏皋陶后裔的同时,还将大别山东北的“六”封给他们,于是“英”与“六”便连成整体,统称为“英六”。“英”的地域范围也因此扩大到大别山江淮分水岭的西南麓浠水、巴水、举水上游流域。

虽然经历皋陶时期的繁荣,但在春秋时期就被楚人所灭,其后两度遭齐徐杀伐。“楚人灭英”之后,“英”渐渐淡出历史,“英”人从此远离“英”地,沦为楚或齐徐的奴隶,直到秦汉之交,皋陶59世孙英布先后被封为九江王、淮南王,“英”才再度进入历史的视野。公元前196年,英布被刘邦逼反,屯兵故里,与刘邦抗衡,不久英布兵败被杀于鄱阳湖,英布部将将英布尸首偷运至今英山尖,安葬于此,并称此山为“英山”。周朗为英布守墓世居英山,为今英山尖周氏一世祖。英布墓于20世纪70年代被毁,21世纪初重修。

甚至到宋代,几乎无人知晓中国有座山叫“英山”,以致连南宋四川宣抚使虞允文这样的抗金名臣都不知道他选定的战略要地名叫“英山”。1165年,虞允文在组建抗金江淮防线时,考察英山之后,向朝廷提交的奏文中“英山”被写成“鹰山”。传说虞允文考察“英”地之时,见英山山势雄伟,形似雄鹰展翅,便称之为“鹰山”。从1165到1271年大约110年间,“英山”一直被称为“鹰山”。

靖康之难,大宋南迁,英山成为南宋北方边陲。1236年,蒙古铁骑直抵浠水之阳,屯兵河西石桥铺,罗田知县率残部逃至直河乡,依托虞允文所建“鹰山寨”抵抗元军,宋元以浠水为界相持二十多年。1259年,罗田县三吴乡人段朝立,沿浠水东岸据险抗元守土8年。1267年,段朝立上书南宋朝廷,提出以其组织抗元的罗田县三吴乡、添楼乡为区划范围,另设专司治理的请求,同时,以“地僻民穷”为由,要求将当时罗田县临时县衙所在地直河乡(即鹰山之下,今英山县东河流域)划入版图范围。咸淳六年(1270),南宋收复原罗田县,宋度宗准许段朝立按所奏区划建县,以罗田县临时县衙所在地“鹰山”为县名,命段朝立知“鹰山县”事。

建县之后,段朝立遍寻三乡宝地建造县署,最终选定东西二河交汇处,鸡鸣尖南麓。1271年建造县署,并改县名“鹰山县”为“英山县”,鹰山也随之更名为英山,从此成为县山。

从南宋建县到辛亥革命成功,英山虽屡遭战乱,行政归属时有变迁,但县名一直沿用。1930年,中共英山县委组织“三二暴动”成功,193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英山建立苏维埃政府,改英山县为红山县。

1932年11月,红山县复称英山县,同时英山县从安徽省划归湖北省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新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英山县归湖北省黄冈行政专员公署管辖,1995年12月设立黄冈地级市,英山县归黄冈市管辖。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