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连南瑶族高山移民纪实

聚居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因居住环境、语言服饰、生活习俗各有特点,故有排瑶和过山瑶之分。排瑶在隋唐时期已迁徙到连南山区定居;过山瑶于清道光年间后迁至连南山区游耕。由于遭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据史料记载,明代至民国,官府对连南瑶山的征剿达70多次),瑶民被迫躲入深山,在险峻的高山上建寨,聚族而居,山寨四处设防,壁垒森严,以抗御外侮。由于环境恶劣,瑶民的生活极度困难,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竹柴照明的原始生活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政策,瑶民的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然而,由于瑶民一般居住在高山上,边远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生活仍十分贫困。各级党委政府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将连南瑶族高山移民作为改善广大瑶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先后投入数亿元的移民专项资金,进行了长达60多年有组织的瑶族移民工作,从根本上改善了瑶族同胞的生存环境,加快了瑶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和笔者的调查,连南瑶族高山移民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瑶族移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派出访问团到连南,深入瑶区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各级领导和干部们对瑶民的生活状况深感痛心,对改善他们的生活心急如焚。于是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刚成立的当年(即1953年),当地党委政府就开展了以消除民族隔阂、改善瑶族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的首次瑶族移民工作。1953年3月,《连南瑶族自治区移民工作计划》制订印发,中南民政部同意实施该计划,并拨了4亿元(旧币制)作为专项经费。连南县政府作出决定,将居住高山上的部分少地或无地的瑶民移居汉区,借以调剂汉区地广人稀、田地荒芜及瑶区人稠地狭,生产力无处伸展的不平衡现象,消除过去因地域界限所造成的民族隔膜,使彼此在互相接近、共同劳动的生活中,紧密瑶汉人民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

连南高山上的瑶寨

1953年3月初,连南县政府决定当年从金坑、军寮、大掌、火烧排、山联等瑶寨向三江、寨岗、寨南等汉区移民2000人,将汉区在1952年开展土地改革时没收地主留下的土地、房屋等田产物资分配给下山瑶民。据统计,共有土地1067000市斤(注:当时以产量计土地面积)、房屋121间、农具177件、耕牛30头、口粮种子21300市斤、家具356件计划被分配给下山的瑶民。按照《移民工作计划》安排,连南县政府在当年3月初派出3个工作组30余人赴金坑、山联、茅坑、火烧排、军寮、大掌等地宣传动员,做好移民工作。但由于仓促行事,准备工作严重不足,加之瑶汉群众隔阂太久太深,瑶民对迁移下山定居顾虑重重,担心到汉区长期生活会受到伤害,不情愿迁离;汉族群众也担心,瑶族与汉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不相同,长期住在一块地方,生活会受到干扰。诸多的原因导致搬迁工作在当月中旬便停止,首次瑶族移民以失败而告终。虽然首次瑶族移民失败了,但各级党委政府仍然关心连南瑶族移民工作,没有停止连南瑶族移民的步伐。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连南继续开展移民工作。如三排水井坳村,因饮水困难,全村120户568人于1958年冬迁至东芒建新村;三排老寨也因缺水有部分人于1958年迁至牛头岭、山溪建新村定居;连南排瑶八大排之一的军寮排也移民至山下田峒建立新村。但由于各种原因,有部分迁下山的移民又搬回山上居住。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瑶族移民

“文化大革命”期间,连南瑶族高山移民工作在重重困难中缓慢地开展。由于充分吸取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经验教训,这一时期的移民工作采取了比较积极稳妥的办法。在发动群众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陆续迁移。当时建的房子都是砖瓦结构(有些是用三合土舂墙),生产队安排劳动力平整土地,砌墙舂墙,砍树做行条瓦角,政府补助一些买砖瓦的钱。移民经费来源主要由省里下拨,连南县获得此项经费后按当时建房造价和全县建房数量按户计算给予补助。在这期间,先后从火烧排、三排、南岗、油岭、吴公田、香坪等地迁移了1700多户13600多人。瑶民从高山上迁下山居住,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但由于当时处于特定时期,这阶段的移民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房屋建筑质量差。由于移民房是由生产队集体建设,有些村没有搞建筑方面的人才,又无法外聘建筑技术人员,因此建筑的房屋质量十分差,有些村的移民房未入住已成了危房。还有少数用舂泥墙的方法建房,结果不到10年就变成危房,不少群众不得不重新建房或搬回老寨。二是过分追求整齐划一,人人平等。受计划经济影响,一些做法不切合实际。如三排大队分房时每户不论多少人,都只给一间连厨房、住房在一起的26.5平方米的规格化房子,结果儿子长大了,结了婚无房子住,只好将移民房让给儿子媳妇,老人又搬回山上居住。三是没有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相应设施不配套。有些移民村由于受建房地段的限制,无法建晒谷坪,甚至连菜地、厕所、猪栏、粮仓等都无地方建设,造成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极大不方便。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瑶族移民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中国由此迈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古老的瑶山打开了闭封千百年的大门,瑶民对外交流活动日益活跃,想要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省、市领导对连南瑶族高山移民工作也日益重视,任仲夷、林若、谢非、李长春、张德江、汪洋、胡春华等历任广东省委书记,梁灵光、叶选平、朱森林、卢瑞华、朱小丹等历任广东省省长以及清远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都先后来连南视察,深入瑶山了解瑶族高山移民情况,指导瑶族移民工作。省、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也对连南瑶族移民给予大力支持,使连南瑶族移民工作掀起一个又一个新高潮。连南改革开放时期的瑶族移民工作,可以细分为石灰岩山区移民,水库移民,避灾、减灾移民,高寒山区移民等几种方式。

(一)石灰岩山区的移民搬迁

连南属喀斯特地貌,百里瑶山,山丘广布,连绵数百座山峰,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共有161座,其中最高的大雾山为海拔1659米,相对平缓的冲积平原和山间冲积谷地,仅占全县总面积的5.03%,而石灰岩地貌占全县面积的17.2%。连南石灰岩山区的主要特征是山多、地少、土层薄、蓄水能力差。雨水迅速浸入地下熔岩层,难于形成地表径流,长年缺水。由于历史原因,连南瑶族同胞多居住在石灰岩山区或高寒山区,或者两者兼具。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居住在4个石灰岩区瑶族群众中仍有2500多户、12000多人住在泥砖瓦房或杉皮房。据1986年的统计,处于典型的石灰岩地带的三排、南岗、九寨、白芒这4个区,共有23个乡6105户29420人,绝大部分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相当部分农户生活十分困难,绝对贫困户中一户家当价值不过100元。恶劣的自然环境是造成瑶民贫穷落后的客观原因,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迁移居住。为此,连南县委、县政府在上级的帮助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开展石灰岩地区移民工作。连南石灰岩山区的移民搬迁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但作为专项工作是从1987年才开始,至2002年基本结束,其中1993—1997年为高潮期。1987—1992年,连南全县共迁移石灰岩区居住的瑶民1820户8849人。由于移民效果好,石灰岩山区群众要求搬迁的呼声更高。为响应瑶民的呼声,连南县委、县政府决定用1993—1997年这4年时间大规模迁移石灰岩区瑶民,实际迁移了3556户16448人。

(二)板洞水库的移民搬迁

连南的白芒、九寨、南岗、三排4个石灰地区群众的饮用水问题得到省、市、县历代领导的重视,采取了包括就水移民、山顶搬下山脚等措施,缓解饮用水困难,但由于石灰岩地表极难蓄水的特性,缺水成为整个石灰岩地区大区域的现象,各级政府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只能起到缓解作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食用水困难。连南县委、县政府在进行多年的考察论证后,决定从石灰岩区域外的寨南板洞建一个中型水库,将水引到4个石灰岩地区,该方案得到各方面的赞同,得以组织实施。板洞水库位于连南最南端,距县城78千米,海拔850米,属花岗岩地带,年均降雨量2200毫米,集雨面积33.08平方千米,海拔高度比4个石灰岩地区大部分群众居住、耕作之处的海拔高度高。该水库建成后,总库容为3640万立方米,可利用自然落差引水到白芒、九寨、南岗、三排,解决4万多人的饮用水问题,还可利用尾水、余水改善下游2.7万亩农田的灌溉和建设,并可建设总装机12400千瓦的水电站。板洞水库于1990年5月9日正式动工,1994年3月15日正式蓄水,同年8月3日正式并网发电。1998年,供水工程开始建设,总投资1.3亿元。供水主管线31.5千米,沿线12个调蓄池,入户管网300多千米,村头水池49个,村陂头、滤池各25个。该工程经过6年建设,于2004年底开始供水运行,使石灰岩地区的大麦山镇和三排镇14个村委57个自然村4万多人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然而,板洞水库工程的建设,必然影响到库区生活的群众,因此当地开展了板洞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该项工程直接影响到库区5个自然村640多名瑶民,对他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安置办法:一是撤销原板洞林场设立板洞居委会,所有库区群众迁入林场居住;二是把水库库区移民全部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由国家按居民标准供应口粮;三是将适龄劳动力尽可能安排到县属企事业单位工作;四是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帮助库区移民发展生产。板洞水库食水工程的建设投入使用,对4个石灰岩地区的瑶族移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是使以往从山顶搬下山脚居住但仍未能解决饮用水问题的移民得以稳定,巩固移民成果;二是使今后的移民点有更大的选址范围,只要在供水管线以下的地段即可列入考虑范围,使更多居住在山上苦旱缺水的瑶民有移民的机会;三是由于供水入户,使瑶民过去远途挑水、靠天饮水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且水质安全卫生,能提高当地人的健康水平。

(三)为解决地质灾害问题的避灾、减灾移民搬迁

连南的地形地貌容易引发山洪暴发造成的灾害,长期大量降雨造成的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山体开裂,还有冰灾、雪灾形成的自然灾害,尤以水灾、山体滑坡为害最为严重。因此在连南移民史上就有因避灾、减灾而组织移民的专项工作。1994年5—7月期间,连南先后3次遭受特大洪灾,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其中6月12—17日,连南连续6天降暴雨、特大暴雨,南部总降雨量达到826毫米,北部总降雨量达312.7毫米。特别是12日20时至13日8时的12个小时内,南部6个乡镇的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山洪暴发,成为全县重灾区。13日凌晨5时,大麦山镇三洲村因山体滑坡,大部分山寨房屋被泥石流掩埋,32名瑶民当即被埋死亡。此次百年罕见的大暴雨,造成全县12个乡镇84个管理区481个村遭受水灾,受灾1150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1%,房屋倒塌1072间,死亡43人,失踪21人,受伤231人,4310人无家可归,6200多人因山裂威胁有家不能归。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5亿多元,人均损失达到3570元。在抗洪抢险中,还有5位瑶族民兵因遇泥石流被掩埋而牺牲。灾情发生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派出工作组指导帮助连南开展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和黄华华、李兰芳等省、市领导亲自到连南灾区视察,慰问受灾群众,指导帮助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连南抗灾工作得到了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港澳国际扶轮社捐资75万港币(兑人民币82.62万元)在大麦山境内的新寨村兴建了“港澳扶轮瑶族新村”,安置了60户瑶族受灾群众。印度尼西亚华侨张明联捐资100万元,广东省政府拨款100万元,在远离连南的清新县三坑镇建了“明联新村”,共安置100户596名受灾群众。1994年特大洪灾发生后,1995年至2013年的18年间,连南有7年发生洪灾,共有5人因灾死亡,4人失踪,倒塌房屋3145间。涡水镇出现了山体滑坡,三江镇泥楼村出现了山体开裂。大坪镇大坪村遭受重大破坏。金坑镇竹新、泥楼和鱼岔坑山体滑坡,共有192户768人需要异地搬迁。每当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都积极组织救灾,安置受灾群众。对因暴雨倒塌的房屋,视情况进行原地重建或异地重建,对因发生山体滑坡和出现裂缝有潜在危害的村寨,则异地搬迁重建。为安置受灾群众,当地先后建起了明联、扶轮、泥楼(红星)、鱼岔坑等12个移民新村。

(四)高寒山区的移民搬迁

连南的高寒山区属于广义的高寒山区,与狭义高寒山区所说的海拔高、常年低温、土壤下有冻土层常年不化的定义不同,是指海拔在860—1000米之间的山区。这些地方海拔高、气温低,缺水、缺土、缺阳光,适生农作物品种少、生长慢、产量低,群众温饱问题难于解决。据统计,1996年全县生活在此类地区的共有2199户10653人。1992年7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到连南视察瑶族村寨时说:“这些瑶族同胞生活的环境缺水、缺阳光,连人类最起码的条件都不具备。要让他们致富,唯有实行搬迁,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汪洋在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先后5次到连南深入视察调研,对解决高寒山区群众脱贫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问题,作出了“加快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推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和“离大山越远,离幸福越近”的指示。根据省委领导的指示,连南将高寒山区等“两不具备”村庄搬迁与“双到”扶贫和新时期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创新移民模式,大力推进下山移民工作,走出了一条以移民带动脱贫的具有连南特色的扶贫之路。在这一阶段,高寒山区移民建设以整村统一规划建设为主。由县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注重民族特色,打造瑶族新村,把新村建设与发展民族经济、扶贫致富相结合,与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和以特色产业致富的移民新瑶寨,依托贴近新村的产业基地,优先安排有意愿的农户发展种养业,大力发展稻田鱼、高山茶、优质油茶、有机稻、土鸡、土鸭、土猪、蚕桑等特色产业。2007—2017年底止,通过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连南共建成县城及镇、村内移民新村12个,完成高寒山区等“两不具备”村庄群众移民的搬迁,共安置3891户15670人,其中2011—2013年完成3278户13179人,2014—2015年完成613户2491人,集中安置1146户,分散安置2745户。越来越多的高寒山区群众,实现了“走下大山,走向幸福”的梦想。连南高寒山区移民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先后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朱小丹的充分肯定。2014年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到连南调研时,也充分肯定了连南高寒山区移民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连南县城高寒山区群众自愿移民新村还被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确定为广东移民搬迁唯一的扶贫观察点。

四、高山移民对瑶区带来的变化

连南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进行了长达60多年如此大规模的瑶族高山移民工作,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属少见,影响深远。瑶族移民改变了居住千百年的居住环境,给瑶族地区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较为显著:

(一)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过去,瑶民多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岭上居住,山高路陡,边远分散,交通不便,缺水无电,生活环境十分恶劣,生产条件极为艰苦。瑶族移民搬迁下山后,在平地建起火砖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改变了瑶民千百年来住泥砖瓦房,出门爬山,一水多用,人畜混居,松竹照明等落后状况,达到了交通便利,卫生用水,人有房、猪有圈、牛有栏的现代农村文明居住的基本条件。尤其是把房子建在耕作地附近,大大减少了往返时间,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人畜粪和各种野生绿肥都得到充分利用,水稻由单造改为双造,开展科学种田,亩产从三四百斤提高到七八百斤。

连南高寒山区移民新村

(二)瑶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连南由于历史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面较大。据连南县有关部门统计,1978年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1.32万户6.6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9%。在上级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经过多年的高山移民和扶贫工作,瑶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促进了瑶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1979年只有184元,1999年增至1815元,2009年增至3983元,至2017年已增至12019元。特困村发生的变化则更大,如大坪镇大古坳移民新村,搬迁前的201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2030元,2014年增至4500多元,至2017年增至5560元,比2010年增加3530元。全村有小汽车16辆,运输汽车9辆,许多家庭都购置了摩托车、彩色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机或电风扇、沙发等现代家具和电器。广大瑶民迈入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三)瑶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

大规模的高山移民,使长期处于闭封状态之中的瑶民走向开放地带,对外交往活动日益活跃。瑶族人与外界联系多了,视野开阔了,见识扩大了,思想观念也就不断发生变化。过去(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许多人闭封自锁,思想保守;不相信科学,迷信鬼神,听天由命;羞于经商,安于清贫,不求发展。现在,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都已被摒弃,许多不良的生活习俗也已被革除。其中,婚俗发生的变化尤其大。自古以来,排瑶严格实行族内婚,固守“鸡鸭不同笼关,瑶汉不同床睡”的观念,极少与外族人通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有部分人打破规矩娶(嫁)汉族、壮族人,但为数极少。从高山移民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排瑶人逐渐转变思想观念,使得排瑶未婚男女与外族人通婚已成常态。现每年都有数百名排瑶男青年娶了外族姑娘为妻,也有很多瑶族姑娘嫁给了汉族人,有的远娶或远嫁到湖南、四川、广西、贵州、香港等地,甚至远嫁远娶至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改变了排瑶千百年来地域近亲通婚的习俗。思想观念的变化,给古老的瑶山带来崭新的气象。如今,百里瑶山,民族团结,开拓进取,实干创业,勤劳致富,学习科学,讲求文明,蔚然成风。

(四)瑶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升

由于历史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连南瑶族同胞受教育程度极低。长期以来,瑶民除了先生公(巫师)认识一些瑶经中的汉字外,大都是文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瑶区教育事业逐步发展。但在移民前,连南瑶区学校普遍存在散、小、差的问题。因班额小,普遍采用复式教学(即几个年级同一课室、同一教师)的办法,教学质量差,学生上学路程远,学时难得保证,学生年龄稍长就要参加生产劳动,学生流失率高,故全县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相对缓慢,瑶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移民搬迁后,学校就近,生源集中,教学氛围好,教师安心,学生入学率不断巩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据县教育局统计,1988年连南学生参加高考被录取的本科生仅20人,其中少数民族3人;专科生50人,其中少数民族14人。移民后,2011年被录取的本科生46人,其中少数民族21人;专科生313人,其中少数民族151人。2017年被录取的本科生86人,其中少数民族52人;专科生524人,其中少数民族331人。汪洋先后5次视察过的特困瑶寨大古坳,移民前只有1人考上大学,移民后的2012年至2017年,全村共有25人考上大学,其中有3人被国家重点大学录取。

作者:文 兴  作者单位:连南县史志办公室)

(来源:广东省情网 《当代广东》2018年第2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