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话说苏州】清朝民众为何忘不了这个江苏主官

在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的《老苏州·百年旧影》画册上,有一帧“民不能忘”牌坊的照片,文字说明这样记述:“在胥门接官厅,为纪念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汤斌而建”。那么,苏州百姓为什么要专门建此牌坊纪念汤斌呢? 

汤斌是睢州(今属河南)人,清顺治九年进士,康熙二十三年由内阁学士擢升为江苏巡抚。在他巡抚江苏的短短两年里,他凭着勤政爱民的为官之道,获得了苏州人民的爱戴,在离京赴任前的辞别仪式上,康熙帝意味深长地说,江南风俗向来奢靡,讼狱繁多,因为你耐得了清苦,所以特派你去当巡抚,希望有所变革。并赐鞍马、彩缎、白金、御书,可见恩威有加,寄予厚望。 

 

《老苏州·百年旧影》中“民不能忘”牌坊旧照 

一、整顿吏治 

上任伊始,汤斌从整顿吏治入手,首先清理了多年来堆积如山的文案。在清理过程中,他发现苏松地区的州县官吏很不知自爱,上级官员常以下级官吏的缺点或失误作为索贿的筹码牟利,下级官吏稍有不满或馈礼不足即遭罢免,敢怒而不敢言。于是,他召集所属府州县的官吏,告诫他们不得收受属下馈礼,取消了一些乱摊派,令一些有小过的官吏改过自新,并严惩了重大的贪官污吏以镇效尤,他自己也屏绝一切请托,以身作则。从此,江苏吏治廓然大清,不管是奉使进京的官员,还是往来过客,江苏驿站始终不超过“斗粟”之费。 

 

汤斌雕像 

二、勤政爱民 

作为一名封疆大吏,汤斌非常关注民间疾苦。长期以来,江南殷富的名声在外,沉重的赋税使百姓不堪重负,纷纷外逃,一些州县的官吏也常因不能按时完税而遭革职查办。康熙十九年,江苏又遇大面积水灾,更加重了欠赋额度。汤斌到任后,查知实情,当即据实奏报,恳请皇上免除灾欠积赋减轻赋额,放宽官员的考成标准,豁免因避赋外逃的人丁,整肃了各驿站的弊端。先后奏免赋额数十万两。淮、扬、徐及江西、湖广水灾,他都毫不犹豫地发粮赈灾,而且都先发后奏,解救了亿万灾民的生活困难。百姓为感谢汤巡抚的再生之德,意欲为他建立生祠膜拜,而他却极力阻止。 

 

“民不能忘”牌坊旧址 

三、斩获雅号 

汤斌来苏后,不但立义仓、复社学,重修泰伯庙,以继承圣学为己任,还多次到学宫亲自为诸生讲《孝经》,希望从教育学子开始,革除陋习,化俗于敦。汤斌居吴为官期间深得民心,政绩显赫。他天性淡泊,为官以不扰民为准则。他生活节俭是出了名的,终年以韭菜、豆腐羹下饭,荤腥鱼鸡从不进入衙署,以至民间谚语称之为“豆腐汤”。这是苏州人民就用他常吃的豆腐,加上既是菜汁又是其姓的“汤”字,来形容他的为官之道。这三个字既指汤斌节俭饮食的体现,又道出了百姓对他清正廉洁的褒扬和肯定。 

 

时人形容汤斌“为政清白像豆腐汤,生活简朴像黄连汤,于世道人心则像人参汤”,“三汤道台”的雅号就此广为流传。图为漫画家常铁钧所作。 

四、禁毁淫祠 

在苏州两年,汤斌还做了一件深得民心的大事就是禁毁上方山的五通神。自古以来,苏州多迎神赛会和淫祀邪说,而上方山的五通神更是其中翘楚。一些奸巫淫尼大施宣扬五通神的法力,稍有不敬,就会兴妖作怪,甚至弄得家破人亡。因此,百姓人人害怕惹祸上身,只好经常去顶礼膜拜,以图消灾。苏州有句老话叫做“上方山的阴债还勿清”,意思是上辈人“借”了阴债,下辈子孙还得接着还“债”。这不是高利贷,却是“久利贷”,百姓深受其害,却敢怒而不敢言。 

 

汤斌绘吴中山水画卷 

据史志记载,为破除迷信,汤斌到上方山用绳索系于自己的脖子,将五通神的塑像抛入湖中,并纵火焚毁了庙宇,奏请取缔了全省370多处类似淫祀。几天后,汤斌乘船过石湖,突然间,有两个木偶从水底浮出跃入船中,一干随从吓得浑身抖擞,不知如何是好,而汤斌却不为所动,叫手下不要慌张,静静守候,不一会儿,便抓获了两名装神弄鬼的家伙。经审问,得知他们是受妖巫指使,威吓汤巡抚,图谋复兴五通神的。不料,这位汤巡抚硬是个不信邪的人物。据说,有人曾在上方山掘得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肉山酒海遇汤而败”八字,是仙人张三丰所书的预言。 

五、民不能忘 

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帝任命汤斌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胤礽首席讲师。上任后,汤斌竭力辅导太子,然而由于胤礽自幼深受宠溺,脾气暴戾,行为乖张。汤斌极尽全力教育,未见多少成效。于是,明珠便以教导无方为由参劾汤斌,康熙信以为真,便将汤斌治罪,降官职五级。消息传出后,百姓无不义愤填膺,甚至有人击鼓为汤斌鸣冤。民心所向使康熙不由得惊诧,为了平息民怨,康熙帝一纸诏书,赦免了汤斌。 

蒙冤的汤斌不久后便染上了重病,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病逝。为官一生,汤斌仅仅攒下了八两银子,连棺材都买不起,京城百姓闻此噩耗,万余人穿着白衣素冠到京郊为其送葬。汤斌过世后,苏州百姓又在郡学之西为他建祠,肖像祀之。雍正十年(1732),汤斌被平反,一年后入祀贤良祠。乾隆元年,汤斌被追谥号“文正”,汤斌是清朝八位“文正”大臣中的第一个获赐此哀荣之人。 

道光三年奉旨从祠文庙,道光八年巡抚陶澍在沧浪亭西创建五百名贤祠,将汤文正斌遗像刻石祀之。另外,在虎丘西面也曾有过汤文正公祠,在穹窿山藏书庙内,也供祀汤斌。可见,为民办好事,老百姓是不会忘记的。 

 

百花洲公园内重建的“民不能忘”牌坊 

如今,知道“豆腐汤”故事的人也许已经不多了,但苏州人民并没有将这位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好巡抚遗忘。将它载入世纪珍藏品《老苏州》画册。2009年,苏州沧浪区又在百花洲公园重建了“民不能忘”牌坊,让后人铭记这位勤政爱民的好巡抚。今年,该沧浪街道将在辖区百花洲公园姑胥馆内建造一座汤斌纪念馆,以展示汤斌在全国各地的清廉事迹和历史资料。目前,该纪念馆进入设计规划阶段,预计年内建成开馆。 

(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