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仅知道长寿之乡,你就out了,且看“如皋史话”

1931年黄淮大水,泛滥成灾,苏北里下河一片汪洋,唯有一个县因地势较高而安然无恙。这个县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是长江中下游唯一的四水汇合而成的沃土。这里有一种艺术瑰宝叫如皋丝毯,有一种虔诚叫定慧寺,有一种恢弘叫靖海门,有一种美景叫千亩荷塘……这里是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这里的早茶可以一个月不重样,这里的生活有种静谧的美好。这里,就是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如皋。

《如皋年鉴2017》记载:至20151月,如皋市145万人口中有百岁以上老人302人,百岁老人占比10万分之20.8。联合国规定“世界长寿之乡”的认证标准为:每10万人中有10位健康百岁老人,该市百岁老人超过联合国“世界长寿之乡”的认证标准一倍还多。

如皋的来龙去脉

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与苏州隔江相望;东部与如东县连接、南部与通州区相邻,西部与泰州市接壤,北部与海安市接壤。青墩新石器遗址的发现及随后的研究证实,距今6000年前,如皋周边今南通西北部已经成陆,并有人类活动。历来介绍如皋的文字,总会说是长江下游江海平原最早成陆的地区,长江下游左翼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

如皋平原地形地貌“状如覆釜”,即周边低、中间高,最高处在如皋古城老县治处,高程6米。海安县治以东一般高程由3.55米,以西里下河地区则低至1.63.5米;如皋南部沿江一般在25米。这就不难理解,如皋的先人为何把县治选在这里。因为这里是“水边的高地”。

如皋县得名起源于和《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御以如皋射雉”相关的历史故事。据传,昔时有一位贾大夫,相貌丑陋,却娶得一位美貌的妻子。妻子见丈夫貌丑,整日郁郁寡欢,三年不说不笑。为了博得娇妻欢心,有一天贾大夫带上妻子“御以如皋,射雉”,一箭就射中一只野鸡。妻子很高兴,始解颜谈笑。贾大夫感慨地对人说:“人的才能不能少啊!我若不会射箭,妻子就会始终不和我说话。”这里所讲的“如”是到的意思,“皋”则是水边高地。后来人们就将贾大夫当年射雉的地方取名为“如皋港”,港边的村庄则定名为“如皋村”。

战国时,如皋属楚,称九夷海阳;秦时,如皋先后归九江郡、东阳郡;汉称海陵县,西汉初,为吴王刘濞封地,属于海陵县;东晋时期,属广陵郡海阳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分广陵郡而设置建陵、宁海、临江、蒲涛、如皋五县。《太平寰宇记》载:“县西百五十步有如皋港,港侧有如皋村,县因以为名。”从出现如皋港、如皋村,到设置如皋县,这里面大约间隔了1100 年。

此后,西晋潘岳、唐代杜甫、北宋苏轼等均曾以此为题材吟诗作赋。由此,“如皋”的字面意思是:前往水边的高地;精神内涵则是:通过施展才艺,创造和谐幸福。

东汉末年(213241),三国争霸。如皋属魏,江淮为魏吴战争前线,曹操迁徙江淮地区居民,海陵如皋成为隙地。东吴赤乌四年(244),吴国大司马、邑人吕岱,复置海陵县,如皋仍为其属地。到了隋开皇九年(589),设扬州总督府,如皋县并入扬州宁海县。《隋书·地理志》:“宁海,开皇初,并如皋县入。”南唐保大十年(952),升如皋场为如皋县。《太平寰宇记》:“如皋,伪唐保大十年升为县。”及至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苏省,如皋属江苏省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划归通州。

定慧禅寺初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山门北向的千年古刹。

如皋的河

作为“水边的高地”,如皋离不开水,这里从古至今水网纵横交错,众多湖池点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水文化。大致说来,长江,是如皋人的生命之源。

水绘园全景/摄:严明

1995 版《如皋县志》记载:如皋地处江淮之间,河流分属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长江流域面积占88%,淮河流域面积占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境内有焦港、龙游河、通扬运河3 条通江大河;之后又新增如海运河等16 条通江河道。

龙游河是如皋人的母亲河。从如皋人民赖以生产生活的根本意义上来讲,如皋人历来把龙游河认作是自己的母亲河。其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东海龙王发威导致潮水倒灌,淹没了庄稼和房屋,淹死了无数百姓。玉皇大帝令其速退潮水,让出沿海滩地二百里,并令龙后和龙子从海岸(安)滩头游向长江,迂回入海。游经之处,就成了入江大河。这条河既利于百姓耕种,又利于运盐船舶航行。其间龙子与龙后在如皋县治高地歇息,不想龙子走失,结果游出了如皋内外两道城河,所以有两条龙游河。

如皋龙游河

人们把龙后从海安经如皋至节制闸入长江的那一段通扬河叫做大龙游河,其走向由北折向东再向南;把龙后娘娘团在丁堰的深潭叫做龙潭。把龙子游过的河汊叫做小龙游河,其走向由西北向西南,就是现在的龙游河,也叫通江河,大致贯穿如皋中西部全境。

古运盐河是如皋人的致富河。西汉文景年间(前179~前141年)由吴王刘濞开凿的古运盐河,修建目的主要是为运盐。这条河西起扬州茱萸湾(今湾头镇),与邗沟(淮扬运河)相接,东经江都、泰州、姜堰,通海陵仓、海安,与串场河相会,再折向东南如皋蟠溪,多利用天然湖泊,掘沟以连通。此后,淮南盐场的盐,通过水运集中到扬州,然后转输各地。自刘濞之后,历代统治者为攫取盐税这一重大财源,又逐渐将其向东南延伸,最终直达南通而入长江,全长159千米。唐开成三年(838),日本圆仁和尚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述:“未时到如皋茶店,暂停。掘沟北岸,店家相连。”记录了旧日沿河两岸“金如皋”的繁荣。清宣统元年(1909),这条运河正式改称为通扬运河。

1958年后,沿通扬运河北侧,又开辟新通扬运河90千米。可引江都水利枢纽的江水东调,亦可抽排里下河涝水,并兼作航道。

内外城河是如皋人的智慧河。内城河又名玉带河、市河,始于隋代,原为从运盐河疏浚出的支流。元代以前,如皋县治在运盐河北岸,店铺、民宅沿河而建,既无城墙,也无城河。明朝初年,县衙移建于运盐河南。成化十七年(1481),知县胡昂浚治运盐河及其支流,成为环绕县治的玉带河,以作内城河,始称市河。

外城河,又名濠河、护城河。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抢掠沿海城市,邑人李镇等倡议筑城防守。经知县陈雍报巡抚郑晓奏准,发帑银2.8万两,建成周长1296丈的环形城墙。绕城挖掘濠河,宽15丈,深1.2丈,由东水关通玉带河。北段与通扬、如泰运河同道。外城河大致呈圆形,与未曾填埋前的内城河一道,构成外圆内方的历史形态,形似古钱。与孔方兄结缘,成为如皋人美好的期冀。

外城河在定慧寺放生池与内城河相通/摄:严明

这几条河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运盐河的一段也成为龙游河的一部分;内外城河也是龙游河的一部分。虽然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很大,但民间传说,都能够兼容。

如皋的城池

历史悠久的如皋平原,在这些河流的滋养下逐渐形成了人类聚集区,从而有了县治。据《如皋市志》记述,元代以前,如皋县治在运盐河北岸,店铺、民宅沿河而建,既无城墙,也无城河。明朝初年,县衙移建于运盐河南。可以说运盐河开启了如皋古代城池的历史。

首先出现的是谯门谯楼。宋庆历初(10411043),县令许元始建县治正厅谯门。元末,谯门毁于战火。明洪武元年(1368),知县宗行简重建县衙谯门。明嘉靖九年(1530),知县吴宗元再修谯门,次年改建成谯楼3间。

然后出现了内城城池。明成化十七年(1481),知县胡昂浚治西、南和西北角小沟,与运盐河及其支流连成环抱县衙的玉带河,以作内城河,开始先有了内城的护城河。时隔53年后,嘉靖十三年(1534),知县刘永准在内城建六座城门:东门叫先春门,西门叫丰乐门,南门叫宣化门,北门叫北极门,东南门叫集贤门,东北门叫拱辰门。不过那时的城垣,只有城门,没有城墙。至此,如皋内城城池,维护社会治安的功能基本实现。

如皋靖海门

但要抵御暴乱和外敌入侵则需要外城。《如皋市志》记载:嘉靖三十三年,邑人李镇等倡议筑城防倭,巡抚都御史郑晓奏发帑银2.8万两建环形城垣,知县陈雍主持施工建设,一年竣工。明万历《如皋县志》载:“城凡七里,城门四座:东曰靖海,南日澄江,西曰饯日,北曰拱极。外凿濠河,东、北各建水关一座。”

筑城的同时,绕城挖掘濠河,宽15丈,深1.2丈,“内、穿北水关,绕市河出东水关。”表明内外城河在东、北二水关处相通。濠河(护城河)整体形态呈圆形,周长4208米。同时构筑城门4 座:东曰“靖海”;南曰“澄江”;西曰“饯日”;北曰“拱极”。靖海门北有东水关,拱极门西有北水关。四城门外各建可放可收的吊桥一座。嘉靖三十四年(1555),知县陈雍为防倭寇进犯如皋城,塞东水关。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马晨复开东水关。

雍正十二年(1734),大风暴雨冲坏城墙多处。乾隆三十三年(1768),重修加固城墙,费银35967.3两。此后多次修补。19517月,因城墙多处倾塌,城门窄隘,交通不便,报经苏北行政公署批准,派劳动改造人员拆除,仅留东水关。

1991 年,如皋县人民政府,在水绘园内,复建城墙一段。

《古城墙复建记》:如皋古城筑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城凡七里,辟城门四座,外凿濠河,建东、北二水关。明万历十一年加筑月城。万历二十七年增设敌台一十三座。清雍正十二年六月,大风雨毁坏城垣、敌台与水关十六段。乾隆三十三年重修,历时三年告竣。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均先后修葺。民国时战事频仍,城垣残缺。一九五一年拆除。一九九〇年为再现古水绘园依城而建风貌,修复古城垣九十余米。一九九一年四月竣工。如皋县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一年四月

2001 年,如皋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内外城河进行疏浚、清淤、集污、驳坡。其间对历史遗存东水关保护性护坡驳岸。2006 年,如皋东水关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江苏地方志》)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