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运河与苏州

苏州是水乡,境内河网密布,自古以来水道是苏州的主要交通通道,为了交通的便捷,我们的先人经常要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于是就有了我们称之为运河的人工河道,比如越来溪、太浦河、望虞河、浏河等都是,最著名的当然要数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也称江南运河。 

运河,一名漕河,在西城下,其水自吴江来,北流入无锡界。嘉靖《吴邑志》云:“《春秋传》称‘吴城邗沟,通江淮’,盖吴王夫差北伐齐时所开,出师由此河以通江北也。”可见,江南运河的雏形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 

又据隆庆《长洲县志》引陈循《宝带桥记》称:“苏州府城之南半舍,古运河之西,有桥曰宝带。运河自汉武帝时开,以通闽越贡赋,首尾亘震泽东壖百余里”,则苏州沟通闽越的运河段,开凿于汉武帝时,目的是为了运送闽越的贡赋。 

流经苏州的运河,在漫长的岁月里,至今已有多次改道,每次运河改道都对苏州产生不小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至隋炀帝大业六年敕开江南河,自京口至馀杭郡八百余里,面阔十余丈,拟通龙舟巡会稽即此河。自阊门北码头抵胥门馆驿,长五六里,东西两岸居民栉比,而西岸尤盛,中途有一大湾,水尤深广,昔尝连西岸为湖,亦名曰夏驾湖,传云吴王避暑处。凡此河中荆襄川蜀大船多于东泊,盐艘商贾则于西泊,官舲钲鼓昼夜不绝,绮罗箫管游泛无禁,盖西阊之盛,自唐以来为然,刺史白公之诗言之详矣。至冬尤多白鸥群飞水面,雪意阴风,江乡妙境也。自此过钓桥水北流,由南濠至枫桥将十里,人烟相续,而枫桥为盛。” 

隋唐时期的古运河称为漕运河,以运送漕粮为其主要功能,流经苏州,是从枫桥沿上津河,过渡僧桥折向南,穿过南星桥、万年桥,环绕城墙向东南流去的。 

到了明末清初,由于苏南商业手工业的发展,苏州城西河段万商云集,千帆纷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乾隆年间徐扬所绘全长1255厘米,宽35.8厘米的《盛世滋生图》(俗称《姑苏繁华图》)长卷上得到证实:当时,运河周边的大小港湾船只拥挤,阊门至胥门的夏驾湾,川蜀大船停泊于东,商贾盐船停泊于西,官船往来其间,水上交通运输十分繁忙。但是日显拥挤的水上运输,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常发生船只堵塞和碰撞沉没事件。 

于是大运河苏州段就有了第一次改道:将运河水引流向南,利用天然河荡彩云塘沟通胥江,借用胥江进入市区的河段,沿枣市街南侧,穿过泰让河,再入护城河,经盘门、觅渡桥至尹山桥,南与吴江运河段相连。这次运河改道使胥江地区繁荣起来,特别是沿胥江形成了一条繁华的枣市街,使这一地区成为仅次于“金阊门”的“银胥门”。 

到了1976年,由于当年10月,一条水泥船在吴门桥桥洞里沉没,因无法垂直起吊,加上此处水流湍急,一时引起后面的船舶连锁相撞或沉没,堵住船队长达2公里多,断航七昼夜,按70年代中期的运价,每天运费损失50万元以上,断航七昼就意味着损失达数百万,此事还惊动了国务院。 

1986年底,大运河苏州段整治工程经国务院、国家计委批准,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整个工程全长9.3公里,于19874月至19926月逐步实施,在横塘镇南弃胥江另辟新河,折东经新郭北侧、五龙桥南侧入澹台湖,至宝带桥北堍与苏嘉运河连接,绕过苏州古城。从此,孕育大运河的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才彻底脱离了大运河,均成为了“运河故道”,不再是大运河的组成部分了。 

这个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苏州段运河的水运压力,并大大增强了运河苏州段的运输能力。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运河改道在减轻城河水运压力的同时,也带走阊门、胥门一带的繁荣,最终导致了枣市街一带的商贸渐趋冷落。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