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因草得名、因盐而兴的古镇

千年古镇白蒲,是镶嵌在古运盐河(今通扬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如皋市白蒲镇始建于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为古蒲涛县旧址,至今1600余年。旧时,白蒲溪泽遍布蒲草,概因蒲草整体晒干为白色,“白蒲”这个富有乡土气息的地名应运而生。 

因盐而兴 

通扬运河(古运盐河)穿镇而过

 

  通扬运河(古运盐河)穿镇而过 

古时的白蒲滨江临海,为江、海重要登陆码头。唐代,北起扬州的古运盐河直达白蒲。周世宗显德中(954958年),运盐河过清水港南接通州。宋太平兴国至嘉祐年间(9831058年),运盐河改从仁口南接通州,白蒲镇的辐射面进一步扩大,商贸更加发达。清代,交通便捷的白蒲,吸引一大批安徽商人(俗称“徽帮”)等到此投资、经商兴业。“户口殷繁,文风鼎盛,人皆安居乐业,遂为大江南北有数名镇矣”!(清《白蒲镇志》)。据统计,清末,白蒲镇有大的商户99家,经商人员515人,年营业额470万银元。民国初,通榆公路通车,白蒲成为南通与苏中泰州、江都、扬州及苏北地区唯一陆路运输线上的重要节点,商贸发展更加繁盛,新开商号达77家。 

 

如今,白蒲镇地处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T”型交汇的黄金节点。新长铁路、沈海高速和通扬运河贯穿全境,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工商业更加发达。2018年,白蒲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亿元,完成工业应税销售63.6亿元,工业实缴税金2.44亿元,服务业应税销售25.58亿元,外贸进出口额4.3亿元。 

 

  白蒲现代民居 

古镇古风 

 

  白蒲镇明清民居建筑群 

据《蒲涛志》记载,古镇白蒲曾有城门3座、桥15座,驻兵讯房3处,石坊19座,园林20多处,法宝寺、上真殿等寺观20多座。随着朝代更迭,大多数遗迹已经湮灭,但目前白蒲镇尚保存部分明清民居建筑群,其占地面积5.18公顷,主要街巷11条,其中江苏省重点保护的文物25处、135 间、4176 平方米,南通市、如皋市文物保护单位13处。古镇民舍鳞次、商铺栉比、青砖黛瓦、雕梁画栋、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其建筑有前店后坊式;中轴线对称式;一进三堂、四合厢式;楼、院、房、庭、门自然结合,院中院,楼中楼式;因地制宜式等不同建筑格局。房屋用途有塾学,有官邸、商铺、银楼、寺庵、园林、住宅等。遗存古建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古运盐河,俗称“市河”,以及称为“宋街”的市大街等。 

 

  左图:法宝禅寺;右图:南魁星楼巷 

市河。西汉时,古运盐河从广陵茱萸湾凿至如皋蟠溪。后周世宗显德中(954958年),运盐河南延20千米至通州。宋元时,称为“官河”。明神宗万历五年 1577 年)始,古运盐河白蒲镇段相继建成三座桥梁,文人称“虹粱三曲”。民国初年,改称“市河”。1969年,通扬运河疏浚拓宽、裁湾取直时,填平镇区内市河改建成现蒲涛路,古河道及河道上的古桥梁被废。 

 

  市大街 

市大街。建成于宋代,称宋街,是白蒲古镇最著名、最宽大的街道。明清时代,街道商贸服务业十分繁荣,主要商家集聚,故又被称为“正街”(清《白蒲镇志》)。街宽4米余,两侧有数百家各式店面,日杂货、中药铺、典当、饭店等,鳞次栉比。民国初,白蒲镇一度改称白蒲市,此后大街一直被称为“市大街”。改革开放后,市大街被列为古镇最重要的历史遗存之一,多次修缮,加以保护。今市大街保存完好的部分有400多米。  

崇文尚教 

 

  明代建筑藏书楼 

白蒲人崇文尚教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清《白蒲镇志》载:镇民“雅好文墨,多习儒术,读书之声不绝于耳。往来过客,步行者为之停足,舟行者为之停桡,无不啧啧称羡。”“通如文风莫盛于蒲”,是明清时期人们对白蒲由衷的赞誉。康熙末年至道光末年(17221850年),白蒲人就创作经部著作13种、史部著作17种、子部著作22种、集部著作175种。明清两代,白蒲产生进士12人、举人58人、贡生185人。 

 

  左图:顾延卿与诗作;右图:私塾内牌匾 

白蒲居民自古十分重视诗书传家,不少家庭“延师督课”“易子而教”。 镇中富户子女,还是幼儿时即送私塾、学堂启蒙开学,直至崇文成材。即使是困难家庭,节衣缩食,也让子女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从不懈怠。明清至民国时期,特别是2030年代,白蒲地区私塾很多,分布广泛,其中翥仙学塾、锡光学塾、惜阴学塾、杨氏学塾、沈氏学塾(3所)等十分知名。私塾先生中亦不乏学者、名儒,曾任紫琅书院、雉水书院山长(书院长兼主讲)的“东田先生”吴峻在白蒲设塾讲学,负笈者百余人。白蒲也是苏中现代教育起步很早的镇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白蒲文人倡导、捐助创办白蒲公塾。 

 

  乾隆年间创办的顾氏老私塾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白蒲初级小学堂(俗称“南校”)即创办。不久,又创办白蒲第一初等小学校(俗称“北校”)。白蒲人崇文尚教还表现在广交文友,拜名人为师。清代,“诗坛盟主”沈德潜,“乾隆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瓯北,享誉文坛的名士郑板桥、李缮、方文舟等都和白蒲往来密切。他们有的亲临白蒲,点评辞章;有的信札往来,教诲点拔,给蒲塘文化以很大的影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著名诗人、散文家袁枚到白蒲作客、讲学10多天,“一时追陪者甚众”“所传随园三十种,几家家有其书”。现代蒲塘名人更是灿若群星,令人瞩目,其中有著名诗人沙白、画家冯健男、湖北文联副主席沈虹光等。 

白蒲三味 

 

  左图:白蒲茶干成品;右图:乾隆御题“只此一家” 

白蒲茶干:白蒲茶干的历史可追溯至清初。清《白蒲镇志》载:“湖州屠三香斋自清初开张蒲镇,菽乳干为绝品,通称茶干,言可佐茗饮也,四远齐名,本斋固有不传之秘,亦于镇中水土合宜,尚分铺崇川,所作终不及此地味美。”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初尝,顿觉满口清香、回味无穷,欣然御笔 “只此一家”赐于店铺。 

林梓潮糕:清雍正二年(1724年),广东潮州费氏到古镇林梓(2013年并入白蒲)经商,开设“老万和”商号,运用潮州点心制作工艺,利用白蒲优质稻米制作销售各式茶食、糕点,其中一种圆形的黏糕特别受欢迎。因为黏糕出自潮州人开的店,人们称之为“潮糕”。因出在林梓,外乡人均称之为“林梓潮糕”。2014年,林梓“老万和”获“中华老字号”证书。 

白蒲黄酒: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浙江绍兴章姓人士带着制酒技艺落户白蒲,开办糟坊,利用白蒲优质稻米,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米酒、陈元酒、蜜酒(统称黄酒)。白蒲黄酒柔和爽口、甘醇似饴、如皋百岁老人中有一半左右经常饮用白蒲黄酒。2011年,商务部授予南通白蒲黄酒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水明楼”)“中华老字号”称号。2017年,白蒲黄酒被公布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长寿小镇 

 

  陈天祥百岁坊坊上横石 

如皋是“世界长寿乡”,白蒲镇是知名的长寿小镇。如皋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长寿老人为东汉时期白蒲人吕岱,吕岱老当益壮,92岁出任三国东吴大司马,96岁病逝。清代吴世则、吴嘉孺父子俱五世同堂,知县、巡抚先后赠送额匾。陈天祥百岁华诞,乾隆皇帝赐建百岁坊;吴际昌北赴京城“千叟宴”,获赐八品职衔;进入21世纪,刘海粟弟子刘镜寰103岁时,笔走龙蛇,挥毫写下“共产党好”,百岁老人姜洁珍过寿,百岁好友顾汝询来祝寿。2018年,全白蒲镇有五世同堂户47户,百岁以上老人44人,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三点六四,是世界长寿乡标准的5倍。90岁以上人口1021人,占总人口的万分之八十四点五三,超过世界长寿村莫斯利安。 

白蒲镇长寿现象与白蒲的土质、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白蒲土壤进行测定、分析,确认白蒲土壤中富含人体必需的硒、锌、钼和硼等微量元素,其中硒含量相对更高。白蒲居民长期食用这种土壤中生长的粮食、蔬菜、果类,通过食物链对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产生有益影响,大大增强人们的抗衰老能力。 

作为久负盛名的长寿小镇,白蒲还孕育了独特的长寿文化,贺寿诗文、寿联、寿图等引人入胜,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长寿饮食文化传承基地”。 

红木之乡 

 

  外交部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赠送黄金版《论语》 

白蒲红木雕刻技艺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从清末一批知名艺人带徒传艺,到20世纪80年代如皋奚斜农业中学(如皋市第一职业中学)开办红木雕刻专业班传道授业,一批批木雕艺人在白蒲这块土地上茁壮成长。2018年,全镇有红木雕刻企业480家,其中规模企业24家,有红木雕刻有庭院工场230个,全年红木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白蒲红木雕刻精品8次被选定作为国礼赠送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领导人,6次在国际和国家级评比中获金、银奖,1件获“吉尼斯世界之最”称号。 

苏中红木大市场专业生产、展示、销售高档红木工艺品及经典红木家具。其占地面积6.8公顷,总建筑面积34720平方米,基础设施投入6000多万元。红木大市场采用“加工+销售”相结合的方式,顾客在选购以紫檀木、花梨木、酸枝木、乌木等名贵木材为原料制作的笔筒、文房四宝、屏风、插屏、挂屏等各类红木工艺品的同时,可现场观赏艺人红木雕刻,感受传统文化技艺魅力。 

液压基地 

 

  华东油压科技有限公司造分公司自动生产线 

上世纪70年代,白蒲镇创办如皋液压件铸造厂,至80年代中期,液压机制造业在白蒲地区兴起,液压企业迅速增加,逐步形成以南通锻压机床厂为龙头的特色产业板块,白蒲镇一跃成为全国五大液压件铸造基地之一。90年代,南通锻压机床厂等企业创制的新型液压机械频频获得省、国家级乃至联合国的奖状,白蒲液压机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产品供不应求。2018年,全镇有液压机生产厂家及配套企业135家,其中,年应税销售亿元以上企业2家,5000万~10000万元企业4家,液压机械产业实现应税销售20亿元,实缴税金6000万元,液压机械制造成为白蒲镇的支柱产业。 

  (来源: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