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株洲地名考】醴陵部分古地名考略

史志之声:

漫漫渌水奔涌长,悠悠仙山放歌远。

荊楚古邑,湘东明珠,山灵水秀,人文荟萃,物阜民淳,经济活跃,素以“中国瓷城”“花炮之乡”驰誉海内外。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寻的——醴陵。

醴陵城区,历有醴陵、醴泉、城关之称。后析为阳三石、仙岳山、来龙门、国瓷4个街道。

秦置湘县(今长沙),醴陵乡为其所辖。《醴陵地名源流考释》认为:以取山陵下漉水(今渌水)善酿甜酒,奉祀祖宗、山川神灵而得名。汉高后四年(前184),封长沙王相刘越为醴陵侯,食邑600户。侯城在原转步乡(今板杉镇)。东汉建武元年(25),分临湘县(今长沙)东南境,置醴陵县,属长沙郡。县治与侯国同治一地。约在东汉延平元年(106),至东汉延光三年(124)间,因经济发展,人口大增,贸易日繁,再加上地势局促,逐将县治迁于今治。

宋代以前,醴陵县治处称名无考。宋代至清末,现醴陵城区,皆有辖境,习称醴泉镇。

醴,为战囯时扬越人取漉水酿糯酒嫁女习俗有关。泉,多指地表渗涌的水。唐元丰《九域志》始载“醴泉”地名。《名胜志》释为“治北有陵,陵下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这是明人臆断无据之言。然而,醴泉自唐代得名后,也历为醴陵名胜。民国设醴泉镇,即以此为名。

醴陵境内有古城、五里牌、碧山岭等20余个古地名。其中渌江桥、状元洲、文庙、先农坛等尤为著名。

渌江桥。在市区状元洲西端,横跨渌水,故名。南宋绍兴末年(1162)始建,为石墩木桥。原桥长50米,宽1.6米,高5丈余。从宋代至清代,曾7次毁于火,14次坍于水。重修21次,桥名屡更,曰渌水、渌江、至正、乐乐、惠民,而以渌江桥称名最久,直至如今。今桥系1923-1924年,由县人陈盛芳捐巨款倡修。9墩10孔,长190米,宽8米,用长沙丁字湾花岗石建造,翼以扶栏。实为湘东一名桥。2013年,国务院公布渌江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状元洲。渌江桥正中有支桥连接状元洲,洲在渌江中,呈纺锤形,长约500米,最宽约90米。明崇祯《长沙府志》谶云:“洲过县前,即出状元。”故名。为旧时“醴陵八景”之一。现有楼台、亭榭、花木之胜。市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驻此,实为醴陵亘古名胜。

文庙。原称学宫,旧址在东门上。清乾隆八年(1743年),知县段一骙迁建于何家码头。后累扩累改。围墙内有大成殿等砖木石结构建筑,占地均2500平方米。清末,大成殿开5门,重檐歇山式顶,盖琉璃瓦、檐角高翘。殿宽16米,长13米,内祀孔子、颜子、子思、曾子、孟子等塑像;东西两旁祀先贤87人、先儒67人。

民国7年(1918年)庙内泮池、石栏、石柱等毁于南北战争。民国33年(1944年),日军侵醴陵,再遭破坏。民国34年冬,修复正殿。1949年后,文庙先后由县大队、县武装部使用;县武装部拆大成门及崇圣祠等,建办公楼及宿舍。现文庙基本按旧制恢复。

先农坛。又名神农殿,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位于城区东正街,昔为祭祀神农氏祠宇,故名。清光绪三十六年,县女子中学设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醴陵县委和县农民协会设此。1927年1月,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曾在此召开农民运动骨干会议。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红墙碧瓦,占地960平方米。正殿高17米,重檐歇山顶。殿内可容百余人。今辟为醴陵34位烈士事迹展览室。1976年,修建“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醴陵纪念馆”于西侧。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醴陵市博物馆设于馆内。

共和国《醴陵市志·古建筑》及《醴陵八景》等载城区:有靖兴寺、梯云阁、起元塔、财源塔、文笔峰、三刀石等古迹遗址。

  (来源:史志株洲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