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中山地名,隐藏着沧海变桑田的历史

 

近阅《中山市地名志》(1989年版),发现地名里隐藏着中山(香山)由沧海变成桑田的历史,书之与读者分享。

明永乐年间(1403—1424)编修的《永乐大典》记载:“香山为邑,海中一岛耳,其地最狭,其民最贫。”就是说,600多年前的永乐年间,现在地势较高的几座山组成香山县管辖的大小不一的几个岛,周围都是茫茫的大海。

就拿石岐来说,古代从烟墩山到西区的马山之间就是大海,名叫石岐海。现在步行街中的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古代是妈祖庙(俗称“大庙”),步行街中的“大庙下”原是停泊渔船的海滨。古代的渔民相信妈祖能够保佑他们在大风浪中免除灾难,于是就近建设妈祖庙以方便供奉,所以妈祖庙都建在海边。据《长洲村志》记载,西区长洲本是大海中的沙洲。所以现代的人们仍然习惯上把石岐河称为石岐海或简称为海。

小榄人和东升人至今把小榄水道岸边称为海边。古镇原来称为古海,现在还存有海洲、北海等地名。南朗镇有个泮沙村,又名泮沙海,原是珠江口近海,清代才淤积成陆。

石岐区迎阳社区,因迎阳山而得名;迎阳山的南面在明代是狮子洋。明朝巡海都督张通曾率领战船在狮子洋与倭寇的船队战斗过,迎阳山是其在海边安营扎寨的地方。

黄圃镇地方原是大海,元、明时期冲积成大片沙田,有钱、石、孟、黎等13姓人自顺德、南海、番禺、新会等县迁居于此。坦洲镇元代还是海洋,明代才淤积成陆。阜沙镇原名浮圩,因地处浮圩山南麓而得名。据《香山县志·山川》(1826年版)载:“山峙海中,远望之似随波上下,故以‘浮圩’名之”,可见阜沙在19世纪还是海洋。小榄镇有海傍街,表明这里古代靠海。古代东凤全镇都在东海中,东凤的地名取自东海、凤仪、凤鸣三个乡名中头一个字。

古代香山有一些地名带有“濠”字与海有关。火炬开发区有濠头村,在南宋绍定年间由浙江移民郑谷彝、郑谷纯兄弟开村,因地临海,盛产“蠔(蚝的繁体)”而得名。沙溪镇有濠涌村,也因盛产“蠔”而得名。沙溪有个豪吐村,其村名很有特色,它初名蚝兔村,是因村背山面海,海边产蚝、村后山林有兔子而得名,后改为豪吐。板芙金钟村地处石岐河东岸,清末淤成滩,1966年部分人迁居筑围,因沙滩下多蚝壳,故称蚝门围。

蚝的学名叫牡蛎,生活在咸淡水交汇地区。水太咸不能长大,水太淡无法成活,所以它生长的地方是沿海区域。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历史上凡是有“蠔”大量生长的地方,必定是大海边上。《广东新语·介语》中说:“蚝,咸水所结,其生附石。磈礧相连如房,故一名蛎房。房房相生,蔓延至数十百丈,潮长则房开,消则房阖,开所以取食,阖所以自固也。凿之,一房一肉,肉之大小随其房,色白而含绿粉,生食曰蚝白,腌之曰蛎黄,味皆美。以其壳累墙,高至五六丈不仆。壳中有一片莹滑而圆,是曰蚝光,以砌照壁,望之若鱼鳞然,雨洗益白。小者真珠蚝,中尝有珠。大者亦曰牡蛎,蛎无牡牝,以其大,故名曰牡也。”现代的中山市很多地方可以看到用“蠔”壳垒成的墙,如西区长洲黄氏大宗祠、三乡桥头的郑氏祖祠、翠亨孙中山故居后院的围墙等,说明那些地方曾经是“蠔”大量生长的海滨。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地名中往往看不到“蠔”字,看到的都是“濠”字呢?原来古人对“虫”字旁的字颇为忌惮,就把地名中的“蠔”字改成较文雅的“濠”。

河、涌、滘

珠江水携带着大量泥沙顺流而下,使珠江三角洲的面积不断地扩大。原来的石岐海、东海等,缩小成石岐河、小榄水道和一些大大小小的河涌。

涌,用作地名时本地方言读作chōng ,意思是比河小的水流。南区有三涌:沙涌、福涌、曲涌。俗语云:“先有三涌,后有石岐”,可见这三涌的历史悠久。清嘉庆十五年(1810)四月,巨盗张保仔率战船数百艘驻扎在大涌向清政府投降,两广总督百龄坐镇丰山书院纳降,其战船、人员、弹械等俱一一列册点收。大涌河里能容纳数百条纵横海洋的战船,那场面该是多么壮阔!大涌是不是很“大”?还有一些以涌为名的地方,如东区的库充,古代叫虎涌,清末改名库充,寓意吉祥。小榄有深涌、掘涌等地名。南头镇有黄鱼涌。也有的地方将“涌”写成“冲”,如沙蓢有一冲、二冲……八冲。地名志中明确记载,人们为书写方便,把“涌”简写成 “冲”。

滘,指分支的河道。小榄镇有细滘、滘口,西区有狮滘口,黄圃有大滘、高滘涌、滘皮。

水榄水道是由东海缩小而成的。现在的东升镇、三角镇、浪网、古镇、横栏镇、小榄的大部分在南宋和元朝还是大海,明代以后逐渐淤积成东海十六沙和西海十八沙,号称大沙田。沙田内河道纵横,小榄水道就是汇集大沙田水流的通道之一。

沙、洲、埒、坦、蓢

《中山市地名志》(1989年版)大涌镇条目中写有:“据传,12世纪初,(大涌)地属水网地带,是较大的冲积沙丘。”板芙镇条目中写道:“河东片白泥坑(即白溪村)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沙丘遗址,当时已有人渔猎聚居;其余大部分地区,在1700年前仍是汪洋大海。河西片庙滘村清中叶时方有人定居。地属冲积沙田与‘民田’(丘陵区的农田)各半。”有沙田就形成了以沙为名的地方。中山市以沙为名的地方数不胜数。举例如下:古镇有沙源;东凤镇有罟步沙、小沥沙;小榄镇有沙口、螺沙、绩麻沙、海心沙;黄圃镇有雁企沙;三角镇有乌沙、白鲤沙;浪网有沙头;东升镇有乌沙、太平沙、沙尾;港口镇有雁尾沙,1800年前常有大雁栖此,形成沙洲时称大雁沙,表明那里曾是一片湿地;沙朗有鲫鱼沙;横栏镇有大沙、三沙、四沙、六沙、横栏沙;沙溪镇有沙平;南朗有下沙;板芙因地处板尾沙与芙蓉沙,各取一字,就成了板芙。

洲本来表示水中的陆地。冲积沙丘连成片以后,就在水中形成一块陆地,甚至与海岸相连。坦洲镇是明末清初冲积而成的沙洲,镇内地名有孖洲、蜘洲;东升镇有北洲,火炬区有珊洲,古镇有海洲,板芙白溪村地处金钟山北面平原,建村初期是个沙洲,渔民常在沙洲中的小石山晒白泛鱼,故村名白泛洲,后改称白饭洲。

小榄镇有一些以“埒”为名的地方,如埒东、垺西、五埒、企头埒。什么是埒?《尔雅·释丘》。注:“丘边有界,埒水绕环之。”所以埒就是水流环绕的小丘地。条目“埒东村民委员会”载:“驻地乐盛村。辖6个自然村,3386人。宋末已淤浅成沙洲,按序排列称五埒;因地处该沙之东,故名。”从这个释文来看,埒亦是沙洲。

平而宽阔的地方叫做坦。沙洲上草生长茂盛后,就成为草坦。以坦为名的地方有坦洲镇、东升镇坦背村。沙洲常见的植物是蓢草(即芦苇),所以有些带蓢字的地名如南朗(蓢)、沙朗(蓢)都曾经是长满芦苇的沙洲。

小时候,我总认为沧海变桑田,只是《山海经》里的神话传说。真要变,恐怕得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吧。现在才知道,原来沧海变桑田不是神话,在中山只是近四五百年之间发生的事情。至于浅海变湿地、湿地再变成沙田,只是近百年的事情,我们的祖父辈、父辈们大都经历过。

本文来源于《档案里的中山(一)》(中山市档案局(馆)编),原文标题《沧海桑田的见证》

  (来源:中山档案方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