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京城民居变迁

 

20世纪80年代筒子楼情景(摄影:洛路)

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元建大都城时,为鼓励在都城内建造民房,元世祖忽必烈颁诏,让金中都旧址居民,特别是有钱的商人和有官职的贵族到大都城内建房,于是出现规模建造的院落式住宅。明代,居民住房沿袭了元代的模式,多为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大到府第、豪门,小到一般小院和部分排子房。到了清代,实行“满汉分城居住”政策,八旗官兵及其家属居于内城,外城则是汉官及商民人员,但住宅仍以四合院形式为主。四合院有大、中、小之别,其中尤以小院居多。它们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

20世纪初,在西式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北京传统的建筑格局逐步有所突破,四合院式住宅也出现新变化。大量的平民聚居在大杂院,更多的则陆续被楼房所替代。据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调查,北京中上等收入家庭,每家平均有4.6间房,工人、贫民家庭平均每家只有1间至2间房,甚至有的1间房住6至7口人。

民国时期,由于大批外来人口涌进北京,住房曾一度紧张。过去一座四合院只住一家人,随着越来越多的住户进入,一座四合院便住进了两家、三家……甚至多到十几家,成为北京人所说的“大杂院”了。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北京市提出以“小区”为基本单位进行建设,建设了夕照寺、三里屯、龙潭、永安里等小区,配套建成了幼儿园、学校、商店等公共服务设施,并修建草坪绿地。但由于住宅建设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195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下降到了3.7平方米。为了解决职工居住问题,一些单位将办公楼逐渐改造成单身职工宿舍或学生居住的集体宿舍,继而成为了职工家属楼,这便是让很多人记忆犹新的“筒子楼”。楼内,一条长长的走廊连接着众多十几平方米的单间,楼里的居民共用一个卫生间。各家各户都在走廊里生火、做饭,并堆放杂物。一到吃饭时间楼里就热闹非凡,充满了烟尘和烹饪的味道。谁家吃了什么,邻居闻着味儿就能知道。说是楼房,其实就像是个大杂院。

筒子楼的居住面积小、人口多、环境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能够早日搬出,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民楼……成为筒子楼里居民的共同企盼。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推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危旧房改造与安居工程建设,成片排列整齐的住宅楼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错落有致、布局规整的居民区以崭新的姿容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京城大地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如方庄、回龙观、望京住宅区等。小区设计格外强调自然与建筑的韵律感,有大片绿化面积融合建筑,为居民提供温馨、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

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入,北京的住房配置也由实物分配一统天下,逐渐转变为以市场交易为主的普通商品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并存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京城百姓的住房记忆伴随着四合院、大杂院、筒子楼、“等、靠、要”的福利房过渡到现代化物业管理的住宅社区,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代人的住房梦想在时代的浪潮中变得清晰而真实……

今天的北京人不再满足住得下了,开始向住得宽敞发展,从“安居型”向“舒适型”、“享受型”过渡。随着个人购房时代的来临,人们的住房愿望也从“居者忧其屋”转变为“居者有其屋”,市民住房品质不断攀升,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等高端住宅不断涌现,装修也追求高档精装,不断实现“居者优其屋”。

楼房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美,人们的住房观念也越来越新了。除适用、经济和美观之外,还强调环境和性能,注重生态宜居和环保低碳的完美结合。居住区也从闹市向郊区转移。过去人们从影片里看到的发达国家才有的复式楼、错层楼、叠拼院落、别墅,还有花园式小区、智能化小区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更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宅居需求。2006年末,北京实有住宅建筑面积为32665万平方米,2008年末升至36270万平方米。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21.56平方米,比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长了3倍多。

时光流逝、岁月荏苒,我们的居住形式已经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都城,各种住宅文化模式在这块宝地上相互交融,随着建设“世界城市”的推进,北京正孕育着自己特有的宅居韵味!

  (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建筑卷.建筑志》)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