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成都“天府之国”称号的由来

中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9个“天府之国”。它们是关中盆地、北京小平原、成都平原、江南地区、太原附近、闽中地区、沈阳一带、武威地区和台东地区。“天府之国”是最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地方。古人常把形势险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

参考《太平寰宇记》的记载,成都曾是古蜀国的都城,按照蜀语,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早在秦朝末年,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但是,自都江堰修建后,成都平原因为较少受到战争的破坏,加上人口的迁入,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秦汉这一历史阶段,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由此,成都或者四川地区逐渐取代了关中,被誉为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之称是由于其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地,故称“天府”。

“天府之国”由关中平原向川西平原转移的主要原因是:战国后期,秦蜀郡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后,三国时的诸葛亮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等等,这对成都平原的农业是一次重大的推进,境内达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升平现象,使天府之国的名声得以传播,成为史称“扬一益二”的富足之地。在唐朝成都发展的鼎盛时期,李白为成都写了一首诗,诗中有“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人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的句子,使成都“天府之国”的地位得以巩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秦”与“蜀”比较而对蜀地地位加以确立的诗句,成都因此就取代了秦“天府之国”的桂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专利权。

历史上称四川为“天府”则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 “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来源:《遇见都江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