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高仙芝

原标题:高仙芝——唐朝外籍将领的代表

唐长安城的开放和包容,现代人有时都不容易理解,它可以让外籍人在朝为官,还可以让外籍人统率唐朝的军队。当然这有其时代性,但是类似作法所体现出的观念,还是值得现代人思考。在众多外籍将领中,高仙芝是突出的代表。 

高仙芝(?—756),高丽人,出生年月不详。根据专家推测,高仙芝可能是高丽王室的遗族,其父高舍鸡在河西(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从军,虽然军功显赫,升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却一直穿着代表奴隶身份的袜子,直到高仙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高氏才脱离奴隶身份,步入军事贵族的行列。 

根据史书的记载,高仙芝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擅长骑射,骁勇善战,而且通晓兵法。二十多岁时,就跟父亲一样当上了将军。起初高舍鸡看到儿子气度儒雅,还担心他守不住军功。而高仙芝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一生转战南北,成为大唐西域的守护神。 

高仙芝先后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未受重用。当夫蒙灵察成为安西四镇节度使的时候,终于时来运转,不断升迁,直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公元740年左右,唐与吐蕃的关系紧张。小勃律国(今克什米尔西北部)位于通往安西四镇的咽喉要道上,本来是大唐的附属国,吐蕃通过姻亲关系,控制了小勃律国,使西北二十多个小国都臣服了吐蕃,停止了对大唐的朝贡。唐为此派田仁琬、盖嘉运以及夫蒙灵接连讨伐,都未能取胜,高仙芝是第四个被派去征讨小勃律国的将军。 

公元7474月,高仙芝率领一万骑兵从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龟兹出发,经过多日的急行军,唐军逼近了吐蕃边境上的军事要塞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 

高仙芝很快作出了妥善布置,兵分三路,约定七月十三日辰时会攻连云堡。连云堡三面都是山崖,只有北部为平地,还有喷赤河倚作屏障。时值夏季,喷赤河水暴涨,如何渡河又不被敌人发现成了横在唐军面前的一道难题。高仙芝命令士兵们带足三天的干粮,次日清晨渡河。将士们都以为高仙芝是在瞎指挥。不料,在高原夜间极度寒冷的天气中,唐军“人不湿旗,马不湿鞯”,顺利过河。 

进攻开始了,高仙芝下了死命令,中午之前必须拿下连云堡。唐军勇猛无敌,很快斩首五千,生擒一千,顺利攻取连云堡。小勃律国的屏障被高仙芝拔掉了,剩下的就是翻越海拔四千六百多米的坦驹岭(今克什米尔北部德尔果德山口),直捣小勃律国了。太监边令诚看着一望无际的冰川,心生怯意,高仙芝就让边令诚和老弱士卒三千人留守连云堡,自己率领精锐部队继续前进。高仙芝知道怎样解除士兵们的后顾之忧,派遣二十多人先行下山,扮成阿弩越城人前来迎接唐军。唐军得知了这样的信息,阿弩越城人欢迎唐军,吐蕃增援小勃律国的必经之地娑夷河(今克什米尔西北)上的藤桥已经被砍断。唐军眼看胜利在望,将士们顾不得山高路险,纷纷沿着冰川下山。 

过了三天,阿弩越城的守军果然投降,唐军进入城中休整。高仙芝让将军席元庆率领一千精骑打头阵,假称借道小勃律国,去攻打大勃律国,小勃律国的众大臣遂被唐军俘获,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逃进了石窟。高仙芝命令唐军快马加鞭,赶到离孽多城六十里的地方,在日落时分,砍断了吐蕃通往小勃律国的藤桥,先于吐蕃援军一步。小勃律王得知吐蕃军救援无望,丧失了抵抗的意志,带着吐蕃公主一起投降。唐军达到了劳师远征的目的,高仙芝挑选了王族中的“亲唐分子”当了新国王,还在当地招募了几千士卒,防御吐蕃人的进攻。至此,唐军夺回了克什米尔以西和以北的军事霸权,“拂、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唐书中称大食和东罗马帝国都赶来向大唐帝国称臣纳贡,说明此时的大唐帝国已经如日中天,这中间,高仙芝的功劳不言而喻。 

公元747年的九月,高仙芝押着小勃律王返回了安西,却招致他的上司夫蒙灵察的责难。唐玄宗得知了高仙芝的处境,当机立断,让他取代夫蒙灵察,并授予高仙芝鸿胪卿、御史中丞,征夫蒙灵察入朝。 

公元749年,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在小勃律以西)叶护失里怛伽罗上表,“qiè)师王亲附吐蕃,因苦小勃律镇军,阻其粮道。臣思破凶徒,望发安西兵,以来岁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至大勃律。”高仙芝又一次出征了,这次的目的地比小勃律国更为遥远,短短数月,唐军来往师国(今巴基斯坦奇特拉尔),将师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俘虏师国王勃特没,唐朝立了勃特没的兄长素迦为师王。大唐威名远震,连印度河河谷地区的个失密国王都因为仰慕大唐,多次上表要求与大唐合作,共同对付吐蕃的威胁。吐蕃几次吃了高仙芝的大亏,对唐军畏惧如虎,丝绸之路的南线得以长期畅通无阻。 

公元750年,高仙芝以石国王“无藩臣礼”为借口,带兵讨伐石国。假装和石国国王和谈,却发动了突然袭击,俘虏了石国国王,对石国大肆抢掠,对石国百姓施行了种族灭绝。 

石国王子逃亡过程中,把高仙芝欺诈贪暴的行径遍告诸胡部落。诸胡部落震怒了,联合大食国(阿拉伯帝国),准备进攻安西四镇。公元751年,高仙芝得知消息,决定先发制人,率领包括拔汗那、葛逻禄人在内的藩汉联军三万人深入大食国境,在怛罗斯(BattleofTalas,怛,音dá)(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与大食国的六万精锐展开了激战,双方杀了五天五夜,不分胜负。在这关键时刻,唐军阵营中的葛逻禄人被大食国将领收买,临阵倒戈,与大食国军队一起夹攻唐军,唐军敌友难辨,乱了阵脚,终至溃败。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奋力杀开一条血路,才保着高仙芝和数千唐军离开了战场。怛罗斯战役后,高仙芝被免去了安西四镇节度使的职务,入朝做了右金吾大将军,后来被封为密云郡公。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十五万大军直扑洛阳和长安。唐玄宗封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数万士兵多是临时招募来的市井百姓。李琬上任没几天就暴病而死,高仙芝带兵出征,正确判断形势,决定放弃陕郡,退往潼关天险。为了不留下太原仓的物资资敌,高仙芝打开太原仓,将钱绢分发给将士,然后放火焚烧了太原仓。一到潼关,高仙芝马上加固城防,备足器械,叛军的攻势一次又一次被击退了,潼关固若金汤,长安暂时安全。但是这时的唐玄宗却听谗言,使出了遗恨千古的昏招。监军边令诚向唐玄宗汇报,“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唐玄宗大怒,派边令诚赴军中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公元756124日,边令诚到了潼关,先将封常清斩首示众。以前,高仙芝曾多次拒绝了边令诚的请托,当然想得到边令城在皇帝面前不会为自己说什么好话,但获罪至死,高仙芝显然还没有这个心里准备。他对边令诚说,“我兵败有罪,死不敢辞,但说我盗减军士粮赐,完全是诬陷,你久在军中,应该心里有数”,虽极力辩解,但高仙芝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遂引颈受戮。继任的哥舒翰在唐玄宗的逼迫下,放弃了固守潼关的策略,出关与叛军决战,很快一败涂地,将领们害怕重蹈高仙芝的覆辙,挟持哥舒翰往叛军阵营投降,潼关失守。这才有了唐玄宗逃往四川、马嵬驿之变、杨贵妃自尽的悲凉,唐朝从此走向下坡路。 

高仙芝,一代外籍名将就这样走了。但他的西域战绩,使他在唐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