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张安世

原标题:西汉名臣张安世

2008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勘探时在西安市南郊凤栖原发现了一处占地面积很大的家族墓地,这不仅仅是因为其规模宏大,还在于大墓主人的显赫身世。有媒体在 报道中对墓主的描述是“三朝重臣,九世封侯”,文物专家根据出土的“张”字铜印和“卫将长史”封泥,断定大墓主人就是西汉姓张的卫将军张安世。 

张安世字子孺,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东 南),是汉武帝时期著名酷吏张汤之子。汉朝允许高官保举子弟入仕,张汤历任廷尉、御史 大夫,张安世得父亲庇荫,少年时代即在宫中 做郎官。郎官的本职是“掌守门户,出充车 骑”,为皇帝看门护驾,虽说荣耀,但毕竟类似于跟班的小厮。张安世就不同了,武帝派他以 郎官的身份到尚书令手下做事。尚书可是一 个极为重要的角色,皇帝掌握天下事除了通 过三公九卿,另外就依赖尚书了。再说三公九卿五日一朝,并不能天天见到皇帝,平日的很多奏章往往要汇集到尚书,然后呈皇帝御览。 如此重任,若不是张安世大才堪用,武帝岂能 让他去做? 

 汉武帝待下十分严苛,张安世不敢怠慢, 就连放假也从未休息过。如此勤勉,再加上父 亲位高权重,张安世的仕途前景本是不可限 量的。不幸的是,元鼎二年(前115),他父亲出 事了。当时朝中有几个大臣因嫉恨张汤,联合 丞相庄青翟,告发身为御史大夫的张汤,理由 是朝廷议定一些经济措施后,张汤总是给大商人通风报信,作为回报,商人们肯定也给了 张汤不少好处。汉武帝最痛恨手下背着自己 搞小动作,不过,念张汤多年来劳苦功高,他 原打算只给予警告。他问张汤:“我很奇怪啊! 为何我想干什么,那些奸商都会提前知道呢? 朕的好御史大夫,你说说。”张汤心存侥幸,以 为武帝尚不了解内情,推说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回事。汉武帝认为张汤死到临头不知悔改, 竟然还敢欺骗自己,一怒之下将其处死。可追 赃的时候,张汤的家产还不超过五百金,都是 朝廷过去给他的赏赐所得,不存在违法暴富的问题。汉武帝意识到是有人刻意要陷张汤 于死地,于是将包括丞相在内的告发之人全 部诛杀。 

父亲犯了死罪,通常来说,出于皇帝人身 安全的考虑,张安世根本就没资格继续呆在 皇帝身边了。只因武帝觉得挺对不起张汤,非但没有赶张安世出宫,还想找个合适机会提 拔他。有一年,汉武帝出外巡察,丢失了三箱 书,问遍群臣,无人知晓。张安世却能把内容 一一誊写下来,供武帝阅览。武帝悬赏得到原书之后,拿来与张安世写的仔细对比,竟然没 有丝毫差错。虽说汉代的三箱书写在笨重的 竹简上,不比纸书,但三箱竹简所能书写的内 容仍然是相当多的,张安世能默写下来,着实令汉武帝惊叹不已,于是他被提拔为尚书令, 后来又升任光禄大夫。 

按这势头,到汉武帝去世时,张安世说不 定也能成为钦定的辅政大臣,可他的运气实 在糟糕,又一次受到亲人的牵连。征和二年(前91),皇太子刘据因遭人诬陷,出于自保, 与父亲汉武帝兵戎相见。事后,凡与刘据有瓜 葛的,都被武帝处死。张安世的哥哥张贺是太子身边的红人,也被逮捕治罪。为救兄长,张 安世冒着生命危险给武帝上书,请求网开一 面。武帝可能还是放不下二十多年前冤杀张 汤的事情,答应放张贺一马,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张贺被处以宫刑。 

四年后,汉武帝去世。算起来张安世已经 在武帝身边呆了三十多年,资历可谓深矣。但父亲做了刀下冤魂,哥哥受下奇耻大辱,谁也 不能保证张安世的心中没有因杀父辱兄而燃 起的复仇火焰。再说巫蛊之祸是表明大臣立 场的关键时刻,在这个事情上,张安世营救兄长,尤其让汉武帝感觉到他还是有私心的。如 果让张安世辅政,难保他对自己的内心积怨 不会发泄在即位的小皇帝身上,因此武帝并 未将他列入托孤大臣的名单。 

汉武帝死后,年仅8 岁的幼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辅政的大将军霍光认为张安 世忠诚谨慎,有意重用他。但霍光虽是武帝钦 点的首席辅政,却并非唯一的托孤大臣,除了 他,还有车骑将军金日碑、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金日碑死得早,上官氏、桑弘 羊与霍光争权,元凤元年(前80),他们联合昭 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哥哥燕王刘旦,企图杀掉霍光,废黜昭帝。霍光得知后,抢先下手,将 参与谋反的人一网打尽,随后任命张安世为 右将军光禄勋。右将军名号代表他已进入辅 政大臣的行列,而光禄勋职在统领守卫宫廷禁地的众多郎官,张安世四十年左右的仕途 终于迈上了一级大台阶。 

辅佐昭帝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古代有“立 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传统观 念,昭帝在汉武帝的子嗣中既非嫡也非长,他的帝位除了面临两个兄长燕王刘旦、广陵王 刘胥的很大挑战之外,还有一个潜在的不稳 定因素一直困扰着昭帝和辅政大臣。昭帝的 大哥刘据虽然死于巫蛊之祸,但这位故去的太子却留下了唯一的孙子刘病已。因为刘据 是冤死的,宫廷内、社会上弥漫着对故太子的 同情之心,刘病已也得到很多人明里暗里的 护佑,张安世的哥哥张贺作为刘据的故旧,就是其中的一位。 

汉武帝末年,刘病已因受祖父一案的牵 连,原本生活在牢狱中。武帝后来知道刘据是 被冤枉的,但他实在没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错了,再加上他有意立幼子为太子,也不能端 端地下诏恢复刘据之孙刘病已的皇族身份, 因为他知道,这么做将会给幼子刘弗陵带来 麻烦。汉武帝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临终前他颁布一道大赦令,刘病已夹杂在大批罪人中被 释放了。由于不是针对一人的特赦,出狱时年 仅五岁的刘病已成了烫手的山芋,掌狱的丙 吉将他送到京兆尹府,京兆尹对这个敏感人物不敢接纳。丙吉与刘病已祖母史良娣的娘 家联系,这才给刘病已找到了归宿。 

不久,刘病已又被送入掖庭抚养。接纳他 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安世的哥哥张贺。原来,张贺遭遇宫刑之后,到后宫中担任掖庭令,负 责为妃嫔们提供后勤保障。念及刘据的往日 情谊,张贺待年幼的刘病已如同己出,不但拿 出自己的俸禄伺候衣食,还供他读书。刘病已渐渐长大,他身体里流淌着皇家的血液,似乎 深得上天眷恋,一些离奇的现象往往发生在 他的身上,比如他脚底板长毛,睡觉的地方常 常有神光闪耀,只要他去哪家买饼,哪家就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民间甚至传言,上林苑 中有树叶被虫咬过之后,竟然咬出了“公孙病 已立”的字样。张贺觉得刘病已前途不可限 量,欣喜之余又对张安世言及这类事情,张安世严肃告诫兄长,“少主在上,不宜称述曾 孙。”(刘病已是武帝曾孙) 

后来,刘病已到了娶妻的年纪,张贺想把 自家的女儿嫁给他,去征求弟弟的意见。张安世怒气冲冲地说:“刘病已是故太子刘据的后 代,作为罪人的孙子,能够以普通人的身份在 掖庭供养长大已经是他人生最大的福分了, 你竟然还打算把闺女送给他,我坚决不同意,你再别说这事!”张贺畏惧贵盛的弟弟,打消原 先的念头,转而与手下负责布匹织染的暴室 啬夫许广汉商量说:“刘病已虽说现在地位不高,但毕竟与当今圣上有亲,假以时日,最起 码能得一个关内侯的封爵。你的女儿嫁给他, 也会跟着享福的。”许广汉也是受过宫刑的 人,心想自己耻辱一生也就罢了,女儿若能找个好人家嫁了,那是再好不过了。他满口应允 了张贺,将女儿许平君许配给刘病已。 

其实张安世也是为哥哥着想,但兄长也不 知怎么想的,竟然把他说的话都告诉了刘病 已,导致他在后来的汉宣帝时期备受煎熬。不过此是后话,在昭帝时期,由于他竭力维护昭 帝的正统地位,深得昭帝与霍光的赏识。元凤 六年(前75),昭帝下诏封张安世为富平侯。 

张安世封侯次年,二十一岁的汉昭帝暴 病身亡。在这非常时期,为加强宫廷防卫,霍 光请求太后任命张安世为车骑将军,并与张安世商定拥立昌邑王刘贺。但刘贺不遵法度, 重用从昌邑国带来的一群人,将昭帝旧臣弃 置一边。霍光很不满,又联合张安世将其废 掉,改立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新皇帝虽然年仅十八岁,但城府极深。尽管他在民间时 就“闻知霍氏尊盛日久,内不能善”,尽管他很 讨厌张安世,也不得不压抑自己掌权的渴望, 对拥立他的功臣们毕恭毕敬,一上台就大加封赏。张安世的功劳仅次于霍光,增封了一万 零六百户的租税,宣帝又拔擢张安世的三个 儿子千秋、延寿、彭祖到自己身边任职。这样 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消除权臣的疑心,使宣帝的位子更稳固。 

但好景不长,大将军霍光于地节二年(前 68)去世。御史大夫魏相认为车骑将军张安世是当之无愧的大将军人选。宣帝也正有此意, 表示接纳魏相的建议。张安世心知自己得罪 过宣帝,哪里敢担此重任!他跪着向宣帝哀求: “老臣风闻传言,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对陛 下说吧,拜官的诏书还没有下发,好像臣自作 多情一样。不说吧,陛下又未必知道老臣的心 思。今日斗胆面见陛下,就是想说臣能力实在有限,怎能挑得起大将军留下的这副重担啊! 恳请陛下慈悲为怀,可怜可怜臣这一把老骨 头,使臣得以天年而终。”他说得如此严重,宣帝不禁笑了:“君言泰(太)谦。君而不可,尚谁 可者!”几天后,张安世被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 军,不久又改任大司马卫将军。将军官前缀以 “大司马”名号意义重大,想当年,只有霍光一 人官号前缀以“大司马”,合称“大司马大将 军”。张安世加“大司马”衔,实际上就是获得 了首辅的地位。 

霍光死后,宣帝开始压抑霍氏的权力,招 致霍家萌生反意,正在此紧张时刻,霍光夫人 毒杀宣帝原配许平君的罪行暴露。宣帝与许 平君是贫贱夫妻,非常恩爱,霍家认为宣帝必 然不会放过他们,于地节四年(前66)谋反,被 宣帝镇压下去。霍氏之乱令张安世方寸大乱, 因为他与霍家瓜葛不浅。他本人是霍光提拔 的,更要紧的是,张安世有个孙女叫张敬,嫁入霍家,霍家一谋反,孙女要连坐。为这个事 情,张安世多次想向宣帝求情,可始终没有足 够的勇气,他自己尚且危如累卵,弄不好,非 但救不了孙女,连自己也得脑袋搬家。细心的宣帝观察到张安世最近越来越瘦,无精打采 的,觉得蹊跷,问身边人,方才知晓车骑将军 的心病,很快赦免了张敬。如此厚恩让张安世 觉得无以为报,好像欠了宣帝一笔账似的,如果自己做得不好,皇帝可能随时会来讨债,并 且是新老账一起算。为避免这样的结局,他开 始以自己特殊的处事方式隐于朝廷。 

一是力避给宣帝留下结党营私的印象。 西汉的大政方针是皇帝与身边的大臣讨论确 定的,这些人包括辅政的将军。商定后还是由皇帝身边人写成诏书,然后发到丞相、御史大 夫府中安排执行。张安世每次参与商讨之后 都向皇帝请病假,要求回家休息。如果此后不 久有人告诉他朝廷又发布了新诏令,他都做出很吃惊的样子,假装自己压根不知道这回 事,还派人至丞相府询问详情。张安世这么做 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朝臣都以为他已经 没有实权,不用白费力气地来巴结他,因此也就不会受到结党营私的指责,可以有效避免 自己的光芒遮蔽皇帝。张安世曾经举荐一人, 为表示感激,那个人登门道谢。张安世觉得为 荐举贤良,本是国家赋予的分内之事,他来谢我,那就是国家的恩典当作了我个人施予的 恩惠,太不合适了。万一被皇帝知道,可如何 得了!他交代下人以后再也不允许此人踏进张家半步。 

二是突出宣帝的圣天子地位。有一位郎 官仕途不顺,对张安世发牢骚。张安世批评 道:“你劳苦功高,圣上自然一清二楚,升迁与否,由圣上做主。作为人臣,你怎么好意思 自卖自夸?”表面上看,张安世拒绝为郎官说 话,可通过私下运作,他却成功地给郎官升 了职。他之所以明里拒绝郎官,就是不想让人抓住接受请托的把柄,从而损害自己秉持 一片公心的正直形象。他手下的卫将军长史 曾对他说:“将军辅佐明主,却不大引荐士 人,朝中对此颇有非议。”张安世回答:“明主在上,群臣贤能与否自然是黑白分明。臣下 做好自己就行啦,没必要也没资格向朝廷荐 士。”可以说,隐藏自己的锋芒,而把汉宣帝 置于绝对第一的位置,这是张安世求得安全的关键一招。 

三是宽厚待下。当年父亲张汤之所以被 告发,就是因为他后来者居上,利用自己执法 大臣的身份处理了很多人,同时也得罪了很多人。张安世鉴于父亲的教训,对待下属十分 宽容。有一回,一个郎官酒后在宫殿内随地小 便,主事禀报张安世,要求治罪。张安世回护 道:“说不定是汤水洒在那里了,如此小过错哪里够得上入罪呢?”有的时候,他为了不得 罪属下,竟然略显蛮横。有个郎官玷污了官府 的奴婢,奴婢的哥哥控告郎官,张安世说:“郎 官是衣冠子弟,怎么会做这种事?奴婢必定是与郎官有矛盾,出于愤怒,故意诬陷郎官的。” 奴婢非但没有告倒郎官,反而在张安世的安 排下,遭到自己的主管部门严惩。这虽然有失 公平,但笼络住手下官僚,他就可以在朝中少一些敌人,当然于己有利。 

张安世在宣帝时期想尽各种办法隐藏自 己的锋芒,这当然与他自己小心谨慎的性格 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宣帝迫使他不得不如此。宣帝虽是西汉一朝的中兴名君,但 这个人也有许多毛病,最受诟病的就是心胸 不够开阔,对他本人当皇帝之前的坎坷经历 耿耿于怀。即位后,他是有恩必报,但同时也对那些曾经压抑过他的人怀恨在心。他刚做 皇帝那几年,由于霍光在世,宣帝还不敢怪朝 臣们不提携他,因为即便是首辅霍光也没有 早早地立他为帝,在他正遭遇不幸时,霍光的眼里只有汉昭帝。但霍光一死,宣帝腰杆立马 挺直了。张安世谨小慎微,远不像霍光那样威 严可怖,资历也不如霍光。宣帝终于敢发泄自 己的怨气了。 

宣帝曾对张安世说:“我没有当皇帝的时 候,你的哥哥张贺常常对你谈到朕,你却不让他说。做得太对了!”这听起来绝非表扬的话, 而是充满了报复、得意洋洋、讽刺挖苦、无奈 等种种复杂情绪。口头讥讽还不算,据《汉书》记载,宣帝因为张安世在昭帝时期压抑他的 声名,曾对手下爱将赵充国流露过想要杀掉 张安世的意思。赵充国认为张安世是三朝老 臣,为人也不张扬,朝廷内外对他的评价比较好,如果皇帝因为个人积怨就将他处死,不仅 难以服众,也会严重影响皇帝的形象,宣帝这 才打消了念头。 

元康二年(前64),已亲政四年、大权在握的宣帝打算回报过去的恩人。但掖庭令张贺 已死,宣帝只好把褒奖的对象转为张贺之子 张彭祖。彭祖并非张贺的亲生儿子,实际上他 是张安世的小儿子,只因张贺的独子死得早,这才把张彭祖过继给张贺。再加上张彭祖小 时候曾经和年幼的宣帝一起读书,宣帝当然 要大加封赏了。这时候,张安世又坐不住了, 彭祖虽已过继给兄长,但真实的血缘关系根本撇不清。他本人已受封富平侯,如果再封彭 祖,他们张家就是一门两侯。常言道,月盈则 亏,极盛而衰,张安世深谙此道,为家族长远 计,他请求不要封张彭祖。宣帝不耐烦地说: “我是为掖庭令才这么做的,并不是因为你。” 言下之意就是你张安世少管闲事,当初不帮 我也就罢了,如今我报答曾经帮助我的人,你 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话?张安世就此闭嘴,再也不敢说及张彭祖的事情,宣帝遂封张彭祖 为阳都侯。张安世因为父子俱为列侯,家族势 力太盛,上书自减俸禄。宣帝下诏将张安世辞 掉的俸禄另行贮存,两三年间即积累了数百万钱。 

元康四年(前62)春,张安世身体欠佳,请求退休。宣帝说:“将军老成持重,又是三 朝旧臣,朕甚为依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 产生了退休的念头呢?朕若准了,让天下人 都讥讽朕遗弃老臣,朕情何以堪?希望将军注意饮食,及时用药,存养精神,以辅天年。” 这一次,张安世似乎误会宣帝了,宣帝并非 怀疑他装病,而是让他赶紧养病,养好了继 续出来做事。但君臣间的关系过于紧张,张安世不免多想,他认为宣帝是责怪他故意偷 懒,也不敢休养了,强撑病体处理政务,一直 坚持到秋天病逝。 

据史书记载,张安世是西汉宣帝时期重 臣。张安世的封国虽在山东,但是汉帝却将位 于凤栖原的这块风水宝地赐予他做家族墓园。张安世辅佐三朝皇帝,本人聪明且低调, 所以可以长立朝廷而不倒,其家族中八代封 侯,整个家族兴盛了近200 年,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来源: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