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王濬

王濬,字士治,西晋时期名将。历任河东从事、巴郡太守、广汉太守、益州刺史,后拜右卫将军,任大司农,留镇益州,治水军。王濬胸有奇志,才略过人,以七十五岁高龄,率水军占领建业,接受吴主孙皓投降,为实现西晋统一大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勤政为民  百姓拥戴  

王濬担任巴郡太守时,蜀国已灭亡,巴郡一带作为晋朝的领土,与吴国接壤,是双方战争的前线。但经过多年战争,巴郡百姓苦于战争徭役,生了男丁不愿养育,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王濬深知人口的重要性,为恢复民力,他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条款,一方面减轻徭役课税,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生育并规定凡是生育者都可免除徭役。在这些措施的刺激下,百姓丢掉了顾虑,放心生养男丁,最终被保全成活的婴儿有数千人。后来,王濬在巴蜀训练水军时,这些男婴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他们的父母感激王濬当年在巴郡的功德,都劝勉从军的儿子要尽心尽力、不要怕死。后来这些人成为了王濬水军的精英,为灭吴立下了汗马功劳。泰始八年(272年),王濬任广汉太守,广施德政,深受百姓爱戴。不久升迁为益州刺史,封关内侯,广施仁政,又用计杀掉了谋反的张弘等人,树立了威信,当地各族百姓,多来归附。因政绩突出,被拜为右卫将军、大司农。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泰始五年(269年)起,晋武帝筹划剿灭吴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面改善内政,开发农业,积存粮食;一面优选将帅,造楼船,练水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编练水军。车骑将军羊祜是王濬的至交好友,当时正筹划平吴,素知王濬奇略过人,胸怀大志,便密上表章,请留王濬于益州,参与平吴大计。晋武帝采纳了羊祜的建议,再次任命王濬为益州刺史,下诏让王濬修造舟舰,训练水军。王濬造的连舫大船,方一百二十步,每艘可装载二千余人。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来往驰马。船舰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自古未有。经过七年的战船打造和军事编练,王濬建立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水军。 

不久,司马炎发动灭吴之战,王濬率军自巴蜀顺江东下,直趋建业。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王濬率水陆大军自成都沿江而下,经重庆,穿瞿塘峡、巫峡,进至秭归附近。后攻破吴丹阳,擒吴丹阳监盛纪。进入西陵峡,遇到了吴军设置的拦江铁锁和暗置江中的铁锥。由于此前已得知吴军所设暗道,王濬提前命人做了几十个大木筏,每个有方百余步大,筏上扎成草人,报甲执杖,令善水士兵乘筏先行,铁锥刺到筏上都被筏带去。又做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上麻油,放在船前,遇到铁锁,就点起火炬,将铁锁熔化烧断,于是战船通行无阻。这就是成语“铁索沉江”的来历。 

太康元年(280年)二月,王濬攻克西陵,俘获吴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之后短短数日,相继攻克荆门、乐乡。挥师顺流而下,直抵吴都附近的三山,昏聩无能的吴主孙皓听说王濬军队的旗帜器甲,连天蔽江,威势极盛,吓破了胆,于是决定向王濬递上降表投降。三月十五日,王濬进入石头城。孙皓准备亡国之礼,驾着素车白马,袒露肢体,缚住双手,衔璧牵羊,大夫穿着丧服,士人抬着棺材,率领着伪太子孙瑾、孙瑾弟鲁王孙虔等二十一人,到达军营门前。王濬亲自为孙皓松绑,接受了玉璧,烧掉了棺材,将孙皓送往洛阳。 

王濬从蜀出兵,兵不血刃,无坚不摧,夏口、武昌的吴军,无敢支吾抗拒者。这一年,王濬已经七十五岁。 

晋武帝拜王濬为辅国大将军,领步兵校尉职务。后来又转王濬为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进,散骑常侍、后军将军如故。太康七年(286年),王濬去世,终年八十岁。 

奇志英风  引人钦慕 

王濬为官严格公正,重视民生,在巴郡、广汉郡担任太守时,深受百姓爱戴。他极有军事才华,帮助晋朝建立和训练了一支强大的水军。他心怀鸿鹄之志,从不轻言放弃,以七十五岁高龄,亲自率军攻灭吴国,为晋朝一统天下建立了不朽功勋。好友羊祜评价:“濬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其部下何攀认为“濬性在忠烈,受命必果”。晚清著名文史学家李慈铭将“王濬之武锐”列为“晋世第一流者”二十人之一。王濬水师灭吴一事,为历代文人所感怀,唐代诗人胡曾作《咏史诗·武昌太康》:“王浚戈鋋发上流,武昌鸿业土崩秋。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作《西塞山怀古》感叹历史兴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唐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王濬。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王濬亦位列其中。 

(摘编自: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重庆历史政德人物》) 

(来源:重庆地方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