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上海绒绣

上海绒绣,又称彩帷绒绣,亦名绒线绣、毛线绣、点子绣、斜针绣,起源流行于欧洲,由于当时多用德国美利奴羊的羊毛制成绒线进行绣制,因此也称为“柏林绒绣”。 

1840年鸦片战争后,当时徐家汇天主教的修女在农村传授绒绣等西方技艺,藉以扩大宗教影响,从而传入上海。 

后有外商收购修女的绒绣花片(半成品)出口,因数量太少,不能满足需求。1918年美籍犹太人福斯特格莱,在上海圆明园路四川中路50号谦礼洋行组织绒绣来料加工,1925年泰兴花边行也招收绣女,由意大利传教士传授技艺,主要用在日用工艺品如鞋面花、粉盒面、提包面、靠垫等简单图案的装饰面料。 

三十年代以后从业人数渐多,生产有所发展,1937年原谦礼洋行任职的杨鸿奎(浦东人)在浦东陆家嘴路(花园石桥)开设纶新绣花厂,包揽谦礼洋行的全部绒绣订单。随着业务扩大,又开办了新华、华新、丽新和博美等6家绣花厂。此时上海的绒绣从原来的一般的日用花片发展成为图案新颖、针法多样具有装饰性的日用品,因而订单纷至,争相购置,形成上海早期绒绣生产基地。 

珍珠港事件爆发,航路中断,上海绒绣休业陷于停顿。抗日战争胜利后,英美商人重返上海做绒绣生意,中国花边厂和谦礼洋行等相继复业。高桥张秀涛、张鹤鸣父子,成立“鹤鸣刺绣工艺社”,揽下外国洋行业务。 

1954年,上海绒绣业先后在高桥和东昌地区成立高桥刺绣供销生产合作社和红星刺绣供销生产合作社,1958年,红星刺绣生产合作社在绒绣艺人高婉玉指导下,开始试制绒绣艺术欣赏作品,第一幅作品是“毛主席像”,此后又有“苏武牧羊”“嫦娥奔月”和“斯大林像”等作品问世。60年代分别成立了“红卫绒绣厂”“红星绒绣厂”。1981年,上海红卫绒绣厂改名为上海东方绒绣厂。1997年年底企业重组改制,二家企业被下放兼并、先后歇业关闭。2000年在“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精神鼓舞下,上海(洋泾)黎辉绒绣艺术有限公司组建成立。 

早期花样图案的绒绣仅作为日用工艺品的装饰面料。1943年上海绒绣艺术家刘佩珍,尝试第一幅人像绒绣《高尔基》,她首先运用绒绣拼色工艺,用300多种彩帷绒色线表现1000多种色彩,解决了色彩过渡的难点,首开中国绒绣艺术品创作人物肖像之先河。这标志着绒绣日用工艺品和艺术欣赏品开始分流,进入了创新时期。1949年9月刘佩珍绣《毛主席像》献给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1949年12月刘佩珍(五姐妹)绣《斯大林像》为斯大林70寿诞献礼,从此我国的绒绣艺术品不断地走出国门。 

美术专业出身的高婉玉1952年在绣制《斯大林像》时,一改绒绣的传统手法,首次使用自行染色、配线、复线和劈线、拼线、接色、加色等技艺,使绒绣用线颜色从固定的几十种增加到近千种,使有限的色线产生无限的色彩效果,并解决了绣制人物肖像时色彩转折过渡的难题。还运用图稿打九宫格在麻布上,按比例放大直接绣制,丰富了绒绣艺术的表现力,创造和丰富了上海绒绣制作工艺,这是绒绣技艺的一个飞跃,目前中国绒绣普遍釆用这种绣制技法。1957年她在绣制《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夜景》时,釆用人造丝绒表现灯光,取得了画面华灯灿烂的效果,突破了材料使用的局限性,从而使绒绣发展到艺术欣赏品。1979年高婉玉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同时代的绒绣艺术家张梅君创造了不见针迹的双面绒绣和镶嵌绣新工艺,使上海绒绣艺术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的技艺特点是色彩层次丰富,刻画人物神态细腻逼真,代表作有《周总理与尼赫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赵紫阳总理同美国里根总统、南希夫人谈话》《南湖纪念船》等。 

六十年代绒绣艺术欣赏品根据图稿自行染色及制作工艺有了较大突破,探索和实践了多人合作的大型作品,是绒绣艺术品成熟期。先后绣制出大型艺术作品《延安的火炬》《六亿神州》和《万里长城》等40余幅,1964年红星绒绣厂6位女工合作绣制的《毛主席在庐山》高3.2米、宽4.8米,当时釆用2幅绷架分开绣制再连接成幅而不露痕迹,同时还创造了细针绣的混合绣法。1966年,为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绣制的大型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染出的彩帷绒色线有3000多种,是历来用线色最多的。1966年4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上海工艺美术博览会时专设绒绣馆,展示《延安火炬》等作品几十幅,周恩来总理在接见绒绣界十大代表之一范玲娣时,嘱咐说:“要保护好眼睛,在艺术上多提高,为国家争光”。 

七十年代初,上海绒绣借鉴中国传统手绣工艺,用粗、细网眼布镶嵌绣法绣制的日本名画“煌”和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获得成功,这种新工艺的首创成功,为绒绣技艺又增添了新的特色。1976年1月15日首都举行“周恩来总理逝世追悼大会”,当时红星绒绣厂职工日夜赶制一幅绒绣《周总理遗像》送北京交到治丧委员会邓颖超大姐手中。 

八十年代,上海绒绣工艺创造半针绣和多针绣的混合绣法,《上海豫园》即是成功运用混合绣法的代表作。绒绣大师高婉玉釆用发光彩帷绒色线,成功绣制了《昆明圆通寺大佛》,较好地表现了大佛反射光的质感,突破了绒绣不能表现作品中高亮度部位的缺陷。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上海绒绣艺术欣赏品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形、神、色、光、工等诸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准。 

九十年代后,绒绣艺术品开始趋向于大型化与建筑装饰融合,重大作品有:1991年绣制外交部国礼《毛泽东周恩来会见尼克松》、1993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毛主席与各族人民在一起》、1997年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夜景》、外交部国礼《邓小平会见布什》、1998年《邓小平在各个历史时期风釆》10余幅、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小厅)《上海外滩夜景》、1999年中央军委八一大楼《革命圣地井冈山》、2000年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大厅)《浦江两岸尽朝晖》、2001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宴厅《万里长江图》、2002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澳门厅《中西荟萃•澳门之夜》、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长城》、2003年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山城夜景》、2005年陈云纪念馆《陈云像》、2006年河南黄河迎宾馆《嵩岳秋色》(绣制面积达106平方米创绒绣史之最)。 

绒绣是在西方毛线绣花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传统刺绣技法发展而成的艺术门类。由于绒线本身具有纤维的毛绒感没有反光,绣品有着粗犷浑厚的庄重质感。细部的刻画是制作绒绣像的关键,也是难度最大之处,绒绣工艺强调层次细部,色彩丰富而多变,层次清晰而逼真,染色达1700多种之多,所以作品表现丰富,对比度强。在表现油画、国画、摄影等艺术样式时,忠于原稿文胜于原稿,再创造的物象更富于立体感,形成远看和四面观看效果俱佳的复色艺术效果,体现出中西合璧和谐的上海绒绣特色。 

现状及保护措施: 

1、已收集釆访、整理汇编有关绒绣的历史资料、图片、奖状、文字报道、网上信息等。作好归案存档。 

2、已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文化传统在相关领域,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3、利用民族、民间、民俗展览、观摩、培训和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目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识与共享。 

4、已确定该项目的区级、市级传承人,做好保护传承工作。 

1)建立上海绒绣保护传承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日常工作,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汇编手段,全方位对上海绒绣建立动、静态档案资料,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2)成立高桥绒绣馆和洋泾绒绣陈列馆,宣传介绍上海绒绣悠久历史、曾经辉煌,并进行现场技艺展示及产品展销。 

3)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为途径,筹划工艺美术学校开办专业班,有计划地培养绒绣人材。定期举办讲座和交流研讨会,推进和提高绒绣技艺,适应和紧跟形势和市场需求。 

4)收集工艺资料及其他系列研究成果,出版绒绣工艺教材、图册或作品集。 

5)政府每年对保护扶持上海绒绣拨一定资金,专款专用,并定期督查。 

其价值:1、绒绣是从国外传来后融入中华民族刺绣艺术而形成的,具有海派风格地方特点的工艺美术品种,是海派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一些艺术珍品,在品种和花色技艺、制作手段和改革创意等诸多方面都达到和超过了国内外同类产品,处于领先地位,显示出它在大都市氛围下特殊的文化价值。2、作为高贵典雅的国宾礼品馈赠外国元首、为国家、省市的办公厅堂、会馆、大楼等制作大型壁画,以及绒绣日用品作为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为都市工业和发展家庭副业的就业和创汇等都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3、由于绒绣在艺术、技术等领域做了积极的探索研究,传统技术融入新的时代气息,色彩变化过渡自然、丰富微妙,层次富有真实感、复杂而分明,充分展现图案的立体效果和特殊韵味,给人一种富丽堂皇,满室生辉的感觉,形成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多个厅的主墙面上的巨幅画面,是目前我国其它工艺美术作品所无法体现的,充分展示其特有的工艺价值。 

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摘自《浦东非遗》)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