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鲁山鼓儿词

 

马街三月三上巳年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儿词传承人冯国的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 

  

鼓儿词,又称为鼓儿哼、大鼓书,是一种以鼓、板击节进行演唱的曲艺形式。因流行地域的不同而派生出“豫东大鼓”“大鼓京腔”“豫南大鼓”“豫西大鼓”“淮北大鼓”“淮南大鼓”“河洛大鼓”等流派,统称河南大鼓书或河南鼓儿词。鼓儿词约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传入鲁山,鲁山鼓儿词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鲁山鼓儿词的早期艺人有温长生、李金盘、孙二发、刘金堂等人,目前,只有传承人冯国仍活跃在民间演出舞台上。 冯国生于1956年,14岁拜师于南阳市老艺人刘延如门下,17岁独自演出。50多年来,他不仅演唱鼓儿词,还创作了不少鼓儿词新曲目。他演出的传统鼓儿词代表曲目有《水浒传》《杨家将》《小八义》等8部长篇大书,自编自演的现代曲目有《和谐社会新农村》《鹰城颂》《夸河南》等,其中15个曲目在省、市曲艺演出中获奖。冯国的鼓儿词独树一帜,具有鲁山地域特色。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夏挽群先生对鲁山鼓儿词给予高度评价,鼓励冯国先生“一定要把这一独特稀有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2007年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来平顶山视察曲艺工作时,很有兴致地和冯国先生一同切磋鼓儿词艺术,并勉励冯先生“育人出书走正路,树立起曲艺形象”。由于艺术成就显著,2008年冯国先生被河南省曲艺家协会授予“河南省曲艺表演艺术家”称号。 鼓儿词在唱腔上属于板腔体结构,鲁山鼓儿词主要分为“气哼腔”和“唱腔”两大类。气哼腔一般用于“起腔”与“落腔”,“起腔”又分“慢起腔”“快起腔”“三条腿起腔”三种唱腔。鼓儿词的润腔技法很有特色:它的“起腔”及“落腔”的拖腔都是鼻音哼出来的,哼腔的用途在于起腔中用以润腔和定调。因为鼓儿词没有带有高音的乐器定音,所以哼腔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落腔中,哼长腔来加强曲调的旋律和韵味,这也是鼓儿词特有的表现功能。 “起腔”之后是“唱腔”,这是主体部分,由“平调”(用于叙事)、“赞字”(用于快节奏的叙事)、“叹腔”“哭腔”(用于悲哀忧伤性的叙事)等组成。在演唱技巧上,鲁山鼓儿词的唱腔要求唇、口、齿、舌发音部位和咬字准确,声腔有抑、扬、顿、挫,萦、行、率、结,敦、拖、呜、咽等一系列发音要求。 在道白上,鼓儿词艺人很注意口白(即道白)的清晰。口白分为“清白”“路白”“赞白”和“滚口白”几类。“清白”是用来交代剧情的,这时鼓、板全部停下来,艺人交代剧中人物家在何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干什么事等情况;“路白”也叫夹白,是在演唱中间用很简单几句话交代或解决问题;“赞白”与河南坠子中的“赞子”差不多,一般是用来颂扬人物或描写风景的;“滚口白”是剧情发展到高峰时,为了营造气氛,紧密敲击书鼓,加快节奏,用极简短有力的语言来表达激烈的情绪或烘托紧张热烈的气氛,然后煞板,留给人们一个悬念。鼓儿词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程式性,称为“条子”,概括为十八景、二十六歌、七十二赞,分为诗、赞、歌、赋、对、经六种形式。这六种形式包括了唱与白,根据剧情需要,在不同的曲目和演出场合套用。 在唱词的结构上,鼓儿词属诗赞体,韵、散并用。它用韵较宽,平仄不限,用韵的规律大致为每段的第一句为起韵,第二句为押韵,以后每逢单数句子不押韵,逢双数句子押韵。平仄的规律大致为:凡在韵上的句子为平声,不押韵的句子为仄声。简言之,即“三、五、七不论,二、四、六分明”。 鼓儿词的伴奏乐器只有犁铧片(形如半月,长约10厘米,又称“钢飞”)和书鼓。犁铧片拴在左手,用食指相隔握住,然后摇动手臂用力上下甩动,使犁铧片的两端相互碰击,发出“当当”的声响,清脆悦耳。在演唱前节奏放慢,演唱时,犁铧片只轻轻撞击,随着唱腔而伴奏,转紧板时每拍一击。唱够一个段落时,犁铧片则响亮地敲打起来。 书鼓是直径27厘米的扁圆形鼓,放在鼓架上。演唱者右手握一个鼓槌,用来击鼓。演唱前,书鼓用来打闹场,犁铧片的撞击节奏可以和鼓点的节奏一致,也可以加花点,形成一种金鼓齐鸣的热烈气氛。演唱时,书鼓停击,或用鼓槌轻点鼓心,轻敲鼓棱,发出微弱的声响,以免喧宾夺主。常用的鼓点有:“紧急风”“长流水”“五鼓二板”“凤凰三点头”和“蜻蜓点水”等。 鼓儿词的唱腔朴实流畅,具有口语化的特色,念唱白讲究字正腔圆,唱词通俗易懂,再加上鼓和钢片铿锵有力的伴奏,表演洒脱大方,艺术感染力较强,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的迅速普及,鼓儿词的观众大为减少,鼓儿词说唱后继乏人,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正如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所说:“一个人去世就等于这门艺术灭绝。” 因此,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挖掘、抢救鲁山鼓儿词,并通过制定文化政策和保护措施,对鲁山鼓儿词进行扶持,培养后继人才,开拓演出市场,以保存这一民间曲艺瑰宝。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