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川北民俗(生活习俗)

巴中人民的生活风俗,以简朴、实惠、利身为特色,具有大巴山、米仓山自然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的风俗习惯。 

饮食习俗 

吃饭:习惯于一日三餐。富裕之家一日三餐白米细面,每顿两荤三菜一汤,有的甚至无荤不摆饭。一般人家三餐,两顿干饭,一顿稀饭。在农村农闲和天时短的冬季,也有农户习惯于一日两餐。栽秧、打谷和从事其他重要活路,若请人帮工,在午饭前一小时左右的工间休息,要另加一顿点心,俗称“打幺台”。食物是农家产啥吃啥。丘陵、低山区主食大米,有蒸馍、火烧馍、醪糟等,辅以红薯、麦面、豆类杂食;高山区田少地多,主产玉米(包谷)、洋芋,吃的也以这两种为主粮,一般是把包谷磨碎,粗的包谷米和洋芋煮干饭,细的包谷面煮玉米“搅团”。旧时深山区农民吃大米的时候很少,有的逢年过节才吃上一顿。现在山货下山换大米,山下的大米运上山销售,深山区农民吃大米的时间比旧时多了起来。过去贫穷人家,四季多吃粗粮、蔬菜,常言“糠菜半年粮,没得饿断肠”。改革开放后,现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原习俗在遗忘,难以传承了。 

副食品主要是随季节出产的瓜茄小菜,有泡制咸菜、酸菜,腌制盐榨菜、糖咸菜,推豆腐、熏制豆腐干,制干豇豆、洋芋片、笋干、木耳,酿制豆瓣、红豆腐、豆豉食用的习惯。副食品中最主要的是猪肉,普遍都有杀“年猪”的习惯,农村的年猪都是用火烟熏成腊肉,吃起方便,易于保管,有的家庭熏的腊肉可吃两三年;猪肝、舌、肚、耳,则熏腊留作待客。 

过年过节或待客,则猪、牛、羊、鸡、鸭、鱼肉皆备,煎、炒、烹、蒸、煮、炖随其所好,还特做一些如豆干、醪糟、汤圆、阴米糖(米花糖)、米酥糕、麻元等食用。待一般客人,通常是两个鸡蛋煮挂面,或切一些肉片盖在客人饭碗里;遇到显客,才买酒、杀鸡、煮肉。 

若遇灾荒年月,则吃苕叶、菜疙篼、豌豆叶、胡豆叶、油菜叶和清明菜、鹅卵草、水芹菜、臭黄荆叶、车前草、枇杷树皮、桐麻树皮、蒿根、红籽儿等野生植物,甚至吃白鳝泥(俗称神仙土)。当然,这是旧社会,而今城里一些人却把野的臭黄荆、车前草等看做无污染、有药用价值的稀有食物。 

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渐改善,除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时期生活困难外,一般都是一日三餐主食米面,农村晚上吃稀,早、午吃干,平时有油有盐,每隔三五日加个餐,款待亲友一般都是几个盘子和几个碗。城市,早上或稀饭、馒头或面条,或牛奶、豆浆、油条;午、晚干饭,一般的两菜、三菜一汤,钱多的鸡、鸭、鱼、猪、牛、羊肉及各种罐头。近年火锅盛行,有些人自买佐料烫,有的干脆举家到火锅店烫,一晚上烫五六十元、上百元。还有不少男女青年,常在街上吃麻辣串。且吃肉只喜欢瘦的,上胃口的,因而坐墩肉、心、肝、舌、肚、耳、尾、蹄等常年走俏。吃蔬菜,选择性越来越大,喜欢新上市的四季豆、茄子、嫩冬瓜、青海椒和鲜竹笋、食用菌等。 

在山区,还有一种特有的煮食品的方式,就是煮鼎罐饭、菜。农民家里在一侧房内设火炉房,屋角打一火坑,坑上吊一根绳子,绳子系铁钩,钩上挂一个鼎罐,每到冬季,火坑中用树疙篼燃火,既烤火取暖,又用鼎罐煮饭煮肉煮菜。鼎罐饭吃来很香。 

饮茶:民国年间,普通人家饮老荫茶,或以荆芥、银花、菊花代茶;极少有温水瓶,大都是喝冷开水或生水。富家饮细茶,但温水瓶亦少见。大小场镇都开有数家茶馆卖盖碗儿茶,坐茶馆的多为绅士、乡保人员,品茗聊天,乘凉消遣。一些想蹦出世面的人,常常争开茶钱,借以巴结权势,联络情感。许多茶馆,还在晚上或逢场天,打围鼓(川剧座唱)、说评书、摆赌桌。有的人为调解纠纷,也到茶馆摆上几桌茶,请人评理,由输家给茶钱。建国后,饮细茶、用温水瓶的人普遍,城里人喜欢喝绿茶、沱茶、茉莉花茶;乡里人喜欢泡水很浓的粗茶、素茶。20世纪30年代,茶馆逐渐减少;70年代后,市场增添了冰糕、冰水、汽水、柠檬水、橘汁等各种饮料;80年代,茶馆重又兴起,且家家都有温水瓶,喝生水的习惯已基本去掉。 

饮酒:民国时,每年重阳节,人们喜欢用高粱、玉米、大麦作原料,一次煮足封缸,随饮随烤。其酒不兑水,度数较低,味道香醇。山区人民普遍喜欢喝烈性白酒,又称“烧老二”。各场镇幺店卖的酒,多是私人大酢酿成。酒馆用装2两、4两、半斤的瓦壶煨热卖,饮者多以干豆腐、花生下酒,间有托人办事才吃炒菜、烧腊(卤菜)下酒。穷人平常少饮酒,逢年过节或来客才喝酒。建国后,酒类实行专卖专管,农民不酿酊缸酒,县、乡皆有酒厂,除“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缺酒外,平时都可以买到酒喝。农民喜欢高度白酒,也喜欢低度香槟酒、果汁酒、啤酒。 

筵席:有喜筵、酬劳筵、杂筵之分。 

喜筵。男女婚嫁,老人丧葬,以及生朝、满月等筵席称喜筵,亦称正席或长席。喜筵讲究碗数的多少,普兴“水十大碗”,一品、二酥、三扣肉、四虾米汤、五干鱼块、六排骨、七糯米、八粉条,最后两碗砣子肉。每桌用肉两三斤。外加两碟咸菜或红豆腐。“十大碗”中,刀口丸子(品碗)、酥肉、砣子肥肉必有,特殊席还加“双品双酥”。忌八碗,称“讨口子席”。建国初发展为“十三花”,先四盘一品,后八碗。后发展为“十六喜”,先四盘四品,后八碗。20世纪80年代发展为“十八寿”,先四盘凉菜,再四盘炒菜,然后“十大碗(盘)”。家境富裕的讲究在上主菜之前,摆上几盘糖食瓜果。席间饮酒,由散装白酒发展到瓶装白酒,或果汁酒、啤酒。坐席人数,多为每席10人,少数地方坐8人。 

酬劳筵。栽插、收割等大忙季节,农民换工互助,请工称“喊活路”。对请来的“活路”须盛情款待。建国前和建国初,有“栽秧肉”、“薅秧酒”、“打谷饭”的习俗。主产水稻的低中山区,栽秧办席,酒不多饮,肉必丰盛;薅秧办席,菜肴不甚讲究,酒必多而好;打稻谷是笨重农活,办席的菜肴差一点不要紧,饭食必须讲究,三餐白米干饭吃饱。俗谚说:“打谷饭、八碗半,菜菜筋筋还不算。” 

杂筵。种类繁多。宴请将远行的亲友称饯行;宴请远方来客称接风;春节宴请乡邻称“请春桌”;年终宰杀年猪时宴请邻里称“吃庖汤”;偶遇东道主设席称“吃福喜”;请修房的建筑工匠吃酒称“待匠”。平时宴客无一定之规。最富特色的是接待自远方来的朋友,主人应酬殷勤备至。三餐皆美味,或黄花木耳汤、刀尖圆子汤,或炖猪蹄、清蒸鸡。最上等为鸡肉炖板栗、凉拌麂子肉、冰糖银耳汤。酒多为各类药酒,以客人醉品山乡风味为快。 

宴客时,筵席上还有一定的规矩,就是客人须经主人邀请方能入席,席位有上下之分:上席为尊位,晚辈或主人则居侧位。入席后要主人喊“请”之后,才能动筷子,否则叫不懂“礼性”。 

服饰习俗 

冠戴:民国初年,富豪人家,中青年男子多戴圆形瓜皮帽,老人冬天多戴风帽(形似无柄撮瓢,反披至背心),山区老人多戴翻边毡帽,夏天戴凉帽;中青年妇女包丝帕,老妇戴耳朵帽。富家妇女手腕戴金、银、玉镯,无名指戴金、银戒指,官绅太太还戴金项链、金耳环。儿童头戴饰有“八仙庆寿”、“二龙抢宝、“吞口”的银菩萨帽、鸡爪帽、兔儿帽、虎头帽等;项带“百家锁”和银质项圈,满12岁时开锁去圈。贫苦人家,男女普遍包白布帕,无饰佩。小康人家多包丝帕,妇女戴银、铜耳环和手镯。20世纪30至40年代,政界、富商男人多戴“博士帽”或平绒帽;中等人家男人戴六瓣青缎摺摺帽;按规定,在校高小、初中学生戴童子军帽,高中、师范学生戴黑色圆盘帽,但有些学校未执行,有的亦不常戴。妇女大都包丝帕或白布帕。50至60年代,瓜皮帽、博士帽、耳环、首饰等基本绝迹,男人普遍戴解放帽;卫生人员及操作机械的工人戴无沿白帽;农村老人仍有包白布帕、丝帕的。但在60年代后期多戴绒帽。80年代,增加了鸭舌帽、猪槽帽、风雪帽、博士帽,老妇多用毛线自编睡帽或戴平绒帽;儿童戴各色花帽;部分城镇妇女挂耳环,戴项链、戒指。 

衣着:民国初期,男人冬天普遍穿超襟长衫、扎腰裤。其中,官绅富商上穿长袍,外套团花马褂,下穿夹裤或套裤;普通人家外罩长衫,内套棉紧身,下穿单裤或夹裤;夏天普遍穿对襟布纽短衫。妇女上穿超襟外托肩大摆衫,下穿花边大裤脚灯笼裤,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边、脚边绣有花纹,出门拜客系围裙,穿扎花布鞋,冬天加棉衣、夹裤。衣料,官绅富商多用细布绸缎之类制作,但毛昵类少见;平民皆穿粗土布(自纺自织,土靛或谷草灰染色);中等人家做一件细布(时称洋布)衣服,只有赶场、过年、走人户才穿;极贫者多穿无领衫、“百衲衣”(补疤衣),冬天以蓑衣御寒。20世纪30至40年代,部分城镇妇女穿旗袍,女学生穿青色裙子,公办高小、初中学生穿童子军装,高中学生穿麻色学生服,束腰带,打绑腿;少数政界、学界人士穿中山装。50至70年代,长衫逐渐减少,普遍穿中山服、列宁服、工人服,冬天一般穿棉衣、棉裤。衣料,普遍用细布、咔叽、涤咔、灯芯绒,少数人用毛昵和棉纶华达昵,色泽几乎全是灰、蓝色。“文化大革命”期间,军装时髦,冬天多穿军棉大衣。80年代,西装流行,其他各式衣样也异彩纷呈。男式上装,春装有各类夹克服、鸡心领毛衣、春秋衫、T恤衫、孔雀衫、运动衫、中式港式和各种长短袖衬衫;秋冬季有长短昵大衣、太空服、防寒衣、风雪衣;下装有小管裤、大裆裤、喇叭裤、直筒裤、牛仔裤、运动裤、教练裤、灯笼裤、霹雳舞裤。女式上装有四季服、蝙蝠衫、高领夹克衫、大翻领双排扣、各式便服;下装有健美裤、背带裤、裙裤、各式短裤、连衣裙、绷绷裙、八角裙、喇叭裙、套裙、超短裙、大小摆裙、褶褶裙、旗袍。儿童装有宝宝衫、各式夹克、各式连衣裙裤。还有各行各业的工作服,司法人员的执勤服,特殊体型的胖婆服,阔腰长裙的孕妇服,等等。 

鞋袜:民国时,男人中,冬天清朝遗老多穿双沟朝鞋套布袜;官绅富商多穿直贡昵圆口鞋、操鞋、毡鞋,套长线袜,少数穿“干湿鞋”(皮鞋);普通群众穿青布圆口鞋,稍好过的穿“抱鸡母鞋’’(一种棉鞋),一般不套袜。热天穿草鞋,富家用布底线织、皮梁加花一朵;中等人家穿谷草板底,打线耳或麻耳;穷人穿“水巴龙’’(谷草底板厚而粗,耳用竹麻或棕叶拧做),或打光脚板。冬季落雨天,一般人都赤脚出门,少数人有自制钉鞋,极少数官绅才有胶鞋。妇女中,年老的因从小缠足,多数外穿尖尖鞋,内穿软套鞋;中青年穿青布鞋、绣花圆口鞋。建国后,鞋的品种不断翻新,城乡男女老幼普遍穿的布鞋种类有:圆口鞋、操鞋、力土鞋、毡鞋,20世纪60年代前多布底,70年代后多胶底,且自做者少,买成品者多;胶鞋种类有:解放鞋、运动鞋(半胶鞋)、高矮统水靴、登山鞋、保温鞋;皮鞋种类有:深浅口皮鞋(含老式和新式)、翻毛皮鞋、大头鞋、毛皮鞋、高跟鞋、凉皮鞋、皮统靴;塑料泡沫底类有:浅口凉鞋、凉草鞋、拖鞋。70年代后,麻耳草鞋少见,冬季落雨天,一般都穿水靴,钉鞋已基本绝迹;袜子普遍穿套袜、浅统袜,城市女青年多穿高统尼龙长袜,只穿鞋不穿袜的极少。 

居住习俗 

民国时,一般民众住宅,建筑材料单纯(木、石、土),造型单一,有一户人独门独户居住的,也有若干户人居住在一起的,整个院舍由正户、侧房、阶沿、院坝和猪牛圈等部分配套组成。集镇多木架板壁房,青瓦盖,常见对称式,一楼一底,内有天井。农村多低矮土墙平房,草盖屋顶约占50%~60%,青瓦屋约占30%—40%,半草半瓦约占l0%左右。部分修三合、四合院,四水归堂,部分只修钥匙头;极贫之家,草棚既小又破,三代同屋,人畜共居;富户则住穿斗木质板壁楼房,或土墙瓦盖四合院。有的四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装推窗或固定窗户,俗称格子。夹壁一般人家多用篾编,外糊草泥;富户外用石灰粉刷。建新房必建堂屋,称中堂。堂屋左右为正房,挨正房为转角。转角不设燕子口视为庙。三合院的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厢房挨转角一间称小二间,再下为小堂屋,又称横堂屋,再下又称小二间。四合院靠下小二间又是转角,挨下转角一间名小堂屋,中间便是槽门和过廊。房高者,正房后面接房称后房,转角及厢房后面接房称厦子。 

室内布局和设置亦有定规。中堂双开门,堂中壁上有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神龛,龛上敬有财神、药王等,龛下方设土神,门侧上方设天神位。凡迎客、训子、祭祀和婚丧嫁娶各种仪式皆在堂屋举行。中堂横梁挂“红”或画太极图。转角设厨灶及火炉。最小的转角称巴壁转,最大的转角为洪门转。横堂屋多为接待室,下小堂屋多为书房。正房长辈居住,小二间及厢房由晚辈居住。 

房前有阶沿,堂屋正前阶沿称大阶沿,多有北水柱,宽可逢事设席。厢房前为小阶沿,宽窄不定。阶沿外的院坝,富裕人家多用长方形石板铺成。猪牛圈一般在屋侧,厕所简陋,不分男女,一般在猪圈旁边。磨子、碾子多数安在房子侧面或前面,有“磨子推左不推右,碾子碾前不碾后”之说。 

南江北部深山区,旧时农村草房居多,瓦房少数,许多贫困农民住“千柱落脚”的窝棚,个别的住岩洞。所建房屋一般多就地取材,修筑简易住房。用泥土筑成四壁的称土墙房;用片石和泥砌成壁的称泥座石;用土砖垒壁,外糊草泥的称水糊筋;用圆木横着架成四壁的称垛木光。有的以土筑墙,扎草为盖,挖洞为窝,房低光暗,家中原木为凳,架木为床,凿木为盆,以瓢当碗,四壁空空。但深山区住瓦房的家里特别注重火炉屋安排,火炉大到五尺见方,便于冷天烤火煮鼎罐饭。 

房舍周围多栽竹木。竹以慈竹和斑竹居多。木以果树、柏树和青冈树居多。富贵人家筑围墙、建花园、凿鱼池的,亦有建楼台、立桅杆的,但不多见。 

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前,农村房舍的修筑样式变化不大,大多数草房改建成瓦房。自80年代起,农村普改住房。新建住房多是砖木结构,也有砖混结构的。直排直扇,房架增高,大开间,大窗户。改造旧房,多是青砖砌门面,开玻璃窗。修筑土墙房,也是白粉墙,开窗子,石院坝,房上坐脊,防风刮瓦。改中堂为会客室,贴字画,置沙发、茶几。水缸多为石制。寝室内设衣柜、书桌。 

环境布局日趋净、美、香、实惠。猪牛圈、厕所多与住房分开,院坝平整宽大,多用长方形石板铺成。院坝前多有花木,不少人家建有鱼池。周围栽树讲究层次,近栽桃、李、橘等矮干果树,稍远栽梨、柿、核桃等高干果树;再远则栽松、柏、香樟、桉树等常绿乔木。· 

旧时城镇街坊多建在河边及交通要道处。天然石板铺街道。居民建房以街道为准,在两侧纵向延伸。面街房间较宽敞,伸有柜台作店铺。楼间及后房为住房。民国前,房屋面壁多为木板。店铺门面使用活动长条木板。旅食店门外悬挂红灯或招牌。部分场镇设有风火墙,其墙高出街房。现在城镇建设,讲究街面宽大,街房多为砖混结构的楼房。 

日常用具 

炊餐具:计有锅、盆、碗、盘、碟等百余种,唯罐搭钩、铁罐、背桶具地方特色。 

罐搭钩。亦名火搭钩,悬在火炉上挂铁罐、茶壶,亦可挂双耳锅。罐搭钩的质地有铁木之分。木罐搭钩用竹筒、木钩制成,铁罐搭钩用铁钩、铁链制成,起升降作用的机关称“管家婆”。钩一至三个,二三钩均在高山区使用。 

铁罐。又名鼎罐。根据大小分抬元、头元、二元、三元、四元等不同型号,抬元是最大的铁罐,多用作煮猪食。四元俗名尿包铁罐,只能一人烧水煮饭用。高山区一家人有多到七八个铁罐的。 

背桶。系木制扁形长桶。以篾条或铁丝作箍,棕辫作背系,山区坡陡路远,用背桶背水比担水方便。 

工农具:计有犁、耙、刀、斧等数十种,尤以烘笼、檑子、笆篓、月锄等别具特色。 

烘笼。类型多种。其中一种专用于烘干谷物的烘笼,篾编,高约五尺,两头略细,中间粗大,内为管状空心。用时放在石灶上,灶内生炭火,便可迅速烘干笼内的谷物。 

檑子。有木檑、石檑及多个檑子组成的群檑,其形状和功用与大磨近似,是农家檑稻谷和玉米的工具。用时一人或两人推动檑啄为动力。 

笆篓。篾编,口呈喇叭状;颈细,以拳头能通过为宜;腰呈梯形,下部为长方形。供采收银耳用,亦称耳子笆篓。 

月锄。高山区薅草的锄头,形似每月初七八的月亮,角尖、板薄、口利、幅宽、中凹陷,锄把长约三尺。 

其他器具:较具特色的有草墩和马桶。 

草墩。有编织和辫制两种。编织草墩用篾圈草编,可高到一尺余;辫制草墩只用稻草编成,成蒲团状。草墩在穷人家宜于老人和小孩坐。 

马桶。系木制鼓状便桶,用红漆染色,上面加盖,便于老人在室内使用。民国时期,嫁女还制马桶作陪嫁。 

娱乐习俗 

巴中民间文艺风俗主要有民间戏曲、说唱文艺、民间舞蹈、传统娱乐等文艺风俗。民间戏曲,大都是以川剧形式表现。 

川剧玩友:“玩友”,是民间业余戏曲爱好者“以戏会友”、“以乐(曲)会友”,研习戏曲艺术,或“过戏瘾”借以自娱,而不以演戏为终身职业的一种群众文艺组织。 

“川剧玩友”亦称“打玩友”、“唱板凳戏”、“打围鼓”,是一种唱而不出角,鼓锣乐器均备,坐而唱说的表演。玩友们在逢年过节、喜庆日期和劳动之余,受人邀请,手持乐器围桌而坐,不着戏装,不饰粉墨,不做身法(戏曲动作),只在密锣紧鼓和悠扬的琴声中清唱川剧。 

川剧皮影:皮影又称“灯影”。它是融皮影的雕刻、彩绘、灯光的透视显影和川剧坐唱为一体的地方戏曲艺术。 

川剧皮影,是用精制到透明程度的驴皮或牛皮刻出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脸谱侧像(俗称五分脸)、服饰穿戴、桌椅、楼台亭阁等道具,经彩绘后连缀而成。人物侧像全身长1尺多、共分13个衔接处,帽与头、头与身均能分合;胸部与腰连接着可以活动的四肢;胸部和双手均有供插操纵棍的支撑孔,演出前根据需要安上有关部位及道具,即成各类戏剧人物形象。 

皮影舞台设施十分简单。事先搭好台棚,置一幅长约4尺、宽约2.5尺的白色细麻布或纱制的屏幕(又叫“影窗”),屏幕后上方放一盏灯(初为大碗桐油灯,后为煤气灯,1960年改为电灯),皮影艺人(俗称“肘影子”)手持操纵棍,按剧情在屏幕后舞弄皮像,利用灯光将皮像的影像透视在幕上,同时配以川剧坐唱,故皮影又名“灯影戏”。 

皮影十分讲究舞台布景。皮影所呈现的楼台亭阁、宫殿府宅、花草树木、山水园林形象栩栩如生,尤其是表演龙腾虎跃、踏云驾雾、飞升上天、妖魔法术、空中定像等特殊技巧,是戏曲演员望尘莫及的。 

川剧木偶:它是由木头的雕刻工艺、川剧服饰、木偶的表演艺术和川剧坐唱紧密配合的综合表演艺术。由于它在表演技巧上有眨眼、动嘴、亮靴子、啄尖子、打跟斗、交战、传递物件、点灯、吹亮、穿衣解扣等特殊技巧,将死木偶变成了“活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川剧木偶戏,早先是由操纵木偶的人自走自唱,现在是专门配唱,还有表演阴阳扮人偶(即演员和木偶同台演出)的。 

川剧风俗戏:川剧风俗戏,是用各种戏曲形式,按地方风俗进行的各种演出活动,多含有酬神驱邪的封建迷信性质。 

秧苗戏。亦称“青苗戏”,清末民初盛行于巴中广大农村。夏初栽插之后,为了乞求山神、土地保佑庄稼免遭瘟疫、虫害,请来川剧戏班或者皮影戏班在山坡上、树林中、坟坪里搭台唱戏,戏中有神仙、道士诛妖降魔,观音菩萨普渡众生等情节。因此各个戏班均喜上演《封神榜》、《西游记》等大型连台神话戏。 

会戏。是为酬神办会而举行的演出活动,既祀神又自娱,达到“人神共乐”的目的。因此,旧时在开展酬神办会活动期间唱会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酬神办会时的演出活动,比起茶馆厅堂“打玩友”的规模要大得多,场面热烈,声势浩大,会戏中有文昌会戏(以庙会会期而定)、佛祖会戏(农历四月初八)、城隍会戏(农历四月二十八)、龙舟会戏(农历五月初五)等。演出的戏剧节目是《黄金印》、《琵琶记》、《红梅记》、《花田错》、《苦节传》、《班鼓》、《躲太阳》、《沙沱搬兵》等,节目内容广泛。 

端公戏。是寄生于迷信活动“跳端公”之中的戏曲演出,含有古巴国傩戏的遗风。端公戏班,是端公戏班里的掌坛师邀约几名到几十名川剧或灯戏艺人临时组成的班戏。服装道具简单,只需一蟒、一铠、几件男女褶子和一些软巾和头盔。乐器只需川剧打击乐器,两把胡琴和唢呐。舞台是在“跳端公”的地方,横划一块有晒席大的空地或干脆由主人家在地上铺一两张晒席即可,故又俗称为“踩席子”。演出的剧目通常有《薅豆》、《小放牛》、《滚灯》、《裁缝偷布》、《闹窑》等。剧中的滑稽表演和风趣的言词,常常使人笑到捧腹喷饭,端公先生趁机宣扬迷信,向主家勒索银钱。建国后,政府禁止跳端公戏,端公戏随之消亡。 

(来源:地情信息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