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ENGLISH
广州的传统民居

(一)西关大屋 

清代中叶以后,广州的望族、官僚、商贾在西关兴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屋。其建筑结构布局是: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麻石装嵌。平面布局多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厅堂,中轴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二房。每厅为一进,一间大屋为二、三进。个别大屋为三进深,为深客大院式的大屋。两厅之间用小天井隔开,上加小盖,靠高侧窗、天窗通风采光。正间两旁为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最后是厨房。门厅右边有小庭院,与厅堂相连,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游憩。庭院后部为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 

西关大屋面积一般约400平方米,设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为通风与安全所需。门墙多用东莞水磨青砖,墙脚为花岗石,显得高雅庄重。室内装修典雅,有酸枝、坤甸等红木家具,木雕花饰,槛窗、满洲窗装嵌有书画图案的彩色玻璃,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 

  

(二)竹筒屋 

广州竹筒屋在19世纪上半叶,随着工商业发展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而产生。起初的竹筒屋,多是单层独户,呈纵长方形,少数有2~3房,单开间,宽度多为4~4.2米,排列在狭长的街道两旁,其进深大,短则七八米,长则米,深的达米以上。竹筒屋建筑格局于民国成立后有较大的发展。 

竹筒屋住宅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门头厅或前厅,设单层神楼,供奉佛道神像和祖先牌位。厅后为卧室,中部为过厅及卧室,过厅设楼梯可通二、三层。后部为厨房、厕所。前、中、后三部分用天井分开,天井又分为开阔式与封闭式两种。大门设三道,里面是双扇厚木门,中间是趟栊,外面是脚门,分别起着采光、通风和防盗作用。室内地面铺设丁方一尺的大阶砖,用以防湿;天井多铺石板,屋顶采用双层隔热顶,家人洗澡多在厨房、厕所或天井解决。竹筒屋门户不互对,很少开窗,对外则是完全封闭,形成极有人情味的家庭生活空间。 

  

(三)洋房住宅 

清代中叶以后,随着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经济文化入侵,中国封建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广州相继出现了西方建筑,如沙面一带及西堤的大钟楼等。由于受到欧美西化的影响,使传统的竹筒屋、西关大屋建筑格局与西洋古典(哥达式)建筑相糅合,出现了东山一带由华侨兴建的2~3层砖木混合结构的洋房和以新河浦为代表的新型花园式楼房,具有独院式、并联式和连排式的建筑设计特色。这些西洋古典式的建筑,平面布局、装修和庭园绿化又保存着中国传统习惯。前后有庭园、柱式门廊或在门上方设三角山墙式屋顶,起挡光遮雨作用,室内装修华丽,地面铺设水泥花阶砖,恰似欧洲的乡间别墅。陈济棠主粤时期(1925~1936年),他在东山梅花村兴建的公馆,很具代表性。公馆占地5610平方米,四幢房屋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内有大片草地,设置假山、六角亭,环境清静优美。此外,东皋大道和西关昌华大街等地,也有这类花园式建筑,现已列入城市规划控制保护范围。 

  

东山的华侨洋房 

(四)骑楼 

骑楼式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20世纪初,广州开辟扩建马路,人们将西方古典建筑券廊式与广州传统建筑结构相结合,演变成为有广州特色的骑楼式建筑风格。因广州气候炎热多雨,要求城市建筑有避雨遮阳的功能;又因混凝土结构使这种空间格式成为可能,并使土地得到立体化利用;也由于西洋建筑格式的特点,适合广州城市的实际需要,因而形成了中外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骑楼是在楼房前跨过人行道的建筑物,能使马路一边相互连接形成一条长廊,既便于来往行人遮阳挡雨,商店也可敞开铺面陈列多种商品,以广招顾客。广州的骑楼式建筑以上下九路、一德路、第十甫、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等地段最具代表性,而后来兴建的新亚酒店、新华酒店和爱群大厦等也成为骑楼式建筑物中的佼佼者。 

骑楼的建筑模式,是广州作为大城市的商业化的产物,也是广州城市建筑的一大特色,其后便成为国内其他城市,如上海、武汉等城市“广东街”的标志。 

  

骑楼遮荫挡雨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