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原平凤秧歌

 

凤秧歌又名过街秧歌,是北贾村独有的一种民间歌舞。在原平已流传数百年。2008年,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凤秧歌的传统表演形式,一般分为踩街、踩圈、开轱辘三大部分。 

踩街 主要是在街道穿行和广场打场子时表演。由一个服饰自便的鸣镲人做指挥;提襟、舞扇的“疯公子”和摇着响环(即虎铮)舞着蝇掸的“野医生”领头;其余4至6个男角头戴甩圈草帽,身背特制花鼓,和4至6个拿着手锣的女角,一对一的向前舞动。 

 

踩圈 这是继“踩街”之后的定场表演,也叫踩圈秧歌。它是带演唱的有段程式性的舞蹈,即由一个拿扇子的男演员,往出点其他女演员,同时进行“穿袍儿”“跌子儿”表演,然后跑场子,如“掏八字”“扭麻花”等,接着围圈演唱,边唱边扭。 

踩圈秧歌的演唱,一般是男唱女和、男女对唱,类似表演唱的形式。 

 

开轱辘  也称“轱辘秧歌”“出儿秧歌”(原平称一出戏曲为一轱辘,故名),是此前秧歌演唱部分的继续。有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戏剧矛盾,构成了一出一出的民间小戏。有的就是从传统戏曲中截取的片断。 

凤秧歌的舞蹈充满喜庆色彩,其风格特色集中地反映在所用道具上,及由此产生的律动上,如“过街”的男角既要把帽子上富有弹性的竹圈甩出去绕着身子转动,又要把腰间的花鼓敲响,要同时完成好几个动作。为此,必须全身协调,有机配合,腿部柔伸韧曲,上身前后荡漾,两臂击鼓急缓相间,头上甩圈脚底使劲。而女角的特点是在击锣的过程中,头部随之或扬或抑,两胯在斜线上前出后撤,给人以含而不露、俗中带雅之感。 

 

踩圈的舞蹈表演,动作节奏较快,动作幅度也较小。男角的舞蹈表演更为刚劲、英武,与女角的配合和演唱中多显风趣幽默。女角的舞步则须小而轻盈,略哈腰,两胯和头部随舞步微摆,两肩随两臂的摆动而前后交替摇滚,犹似鲤鱼摆尾,灵活机敏。 

 

总之,凤秧歌“过街”时,以轻快舒缓见长;“踩圈”时,以热烈欢快取胜;演唱时有群有双,有说有唱,以唱为主,伴以舞蹈。 

凤秧歌共有40余个曲目,绝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生活和劳动生产的,如《观灯》《看田》《偷黄瓜》《秋收》《薅谷》《住娘家》《过大年》等,也有赞扬历史人物、歌颂现代生活的。 

 

凤秧歌老艺人主要集中在北贾村,多无文字记载。人们熟知的有李正环(生于清同治年间)、李二俊(生于清光绪年间)、史利海(生于民国年间)、苏安才(生于民国年间),还有常白白、史慎心、李彩鱼等。 

 

在广州参加全国第15届广场艺术节演出获群星奖 

1955年,凤秧歌相继参加了山西省第二次民间艺术观摩大会演出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京演出的《过大年》获优秀奖。此后数十年间,凤秧歌始终深受群众欢迎,曾多次参加省内外重大演出。2005年2月,凤秧歌的表演在中央电视台3台播放。2008年5月8日至10日,参加在青岛胶州举行的全国首届中国秧歌节的演出。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艺术舞蹈学院主任刘敏感叹道:“看了原平凤秧歌这种原汁原味的表演艺术,我的心感到温馨,感到灿烂。”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