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简体|ENGLISH
长沙清明旧俗

天气转暖,长沙地区旧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可见四五十年前长沙清明节时气温远低于今日。 

那时,清明节如出现在农历二月,长沙老农认为,要迟下禾种;如在三月应早下种,农谚谓:“二月清明迟下种,三月清明早下泥”。夏秋作物在清明也应及早播种,农谚谓:“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同时家畜要及早配种,鱼苗由小池移入大塘。 

老农于清明日插杨柳以卜水旱,如插柳后下雨则春夏有大水。妇女于此日亦常插嫩柳于发鬓,谓可避邪防老,民谣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农村妇孺摘嫩蒿叶、夏枯草、地菜子捣碎和米粉做粑粑吃,俗称“吃青”,吃“艾叶子粑粑”,有“清明吃了青,走路一身轻”之说。 

清明前后,城乡居民下乡春游,旧称“踏青”、“寻春”(见图一)。此俗唐时已有,杜甫所作《清明》诗就曾记录下长沙古城官民出城过河春游盛状。清末著名的辛亥女杰、“鉴湖女侠”秋瑾女士17岁左右在长沙居住时,也曾作有关于“踏青”的诗词数首,其中一诗写道:“西郊也为踏青来,携手花间笑语才。昨日卿经贾傅宅,今朝侬上定王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前后更是下乡扫墓的时节,长沙之地向有“前三后七”之说,即清明前三天后七天是清明扫墓期。扫墓,长沙俗称“挂坟”,浏阳则谓“挂山”(见图二)。扫墓时要铲除坟台杂草,插上“挂山条子”,并以三牲酒醴之属或其他替代品祭奠,以表“慎终追远,怀念先人”之情。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每到清明节,各单位职工和学校师生集体到烈士公园、杨开慧故居、雷锋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地追悼革命先烈,蔚然成风。 

清明前后,长沙地区常有寒流风暴过境,发生在农历二月上旬的叫“土地暴”,发生在农历二月十九日前后的叫“观音暴”,风暴准确程度不会超过四天或提早三天,俗云:“前三后四”。家民塞好塘涵,准备蓄水。 

清明前后,浸种育秧,旧时陋俗不准妇女翻晒谷种,严禁孕妇和经期妇女进入浸种场地。乡土中国,靠天吃饭,人往往不敌自然,乃以偏见敌之,遂成陋俗。浸种育秧程序如下:谷种经温水浸泡1小时后,用木桶或箩筐催芽。过去催芽过程一般由有经验的老农主持,由老农手测温度,解放后,改用温度计,防止“烧苞”和“不来热气”。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中国方志网| 中国国情网

京ICP备08002157-3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 2021 www.zhongguodiqing.cn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