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这里只有东北虎4至6只、东北豹3至5只,如今,这里至少有东北虎27只、东北豹42只,吉林省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引人瞩目。2019年3月26日,第二届中国地情论坛暨全国地方志“一体两翼”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提交的《吉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建设实践》入选《中国地情报告(2018)》“生态文明篇”,东北虎和东北豹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文章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吉林省长白山区域的森林被过度采伐,乱捕滥猎现象严重,一大批大型野生动物销声匿迹,东北虎、东北豹也被迫远走他乡。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吉林省全面加强长白山地区生态保护力度,为生活在远东地区的东北虎、东北豹向内陆迁徙,扩散构筑了一条天然的生态廊道。特别是2016年12月5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以此为契机,吉林省在将东北虎、东北豹保护纳入省“十三五”规划的同时,研究制定为期10年的《吉林省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重大生态保护工程规划》,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栖息地生态修复等多项措施,不遗余力地为虎豹营造生态家园。
文章分析,吉林省在推进虎豹国家公园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向虎豹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过度期间,企业负担过重与执法力度不够;各自然保护区比较分散,面小点多、条块分割,管理难度大;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严重滞后,远远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等等。
文章建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要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整体性保护来建设,使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整体性修复,从而满足虎豹种群稳定繁衍的需求;要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虎豹种群繁衍和扩散的自然规律,以及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然规律,做好科学规划和实施,确保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完整性恢复。
《中国地情报告》是全国地方志“一体两翼”用志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致力于挖掘各地年度发展亮点,分析和预测地情信息,为政府决策资询提供资政信息、智力支持。此次吉林入选的成果对探索和打造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