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溯源
交关事体需要正本清源,上海城市发展、形成的原因也一样。
上海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历来有一种讲法:上海是因为清朝后期西方殖民主义入侵,随着租界的出现,由原先一个小渔村一下子蜕变为国际大都市的。又有一种讲法是:上海以前简称“申”,是因为迪个地方曾经是战国后期春申君的封地部分,并传说黄浦江是由春申君黄歇疏通的,所以叫“黄歇浦”,也叫“黄浦”,后来经过几次与其他河流疏通及杭州湾北岸筑海塘等历史原因,黄浦终于成为一条浩浩渺渺的大河,遂叫“黄浦江”。
上面两个讲法好像各有道理。但是,拿迪个两个讲法放在一起较真、思考,就会矛盾立显。既然上海只是一个小渔村,怎么会有2000多年前春申君疏通黄浦江的工程?其实,这两个讲法都是错误的。上海的发展成因确实源远流长,但并不是始于战国后期春申君的治理,更不能归功于近代租界的出现!
《嘉庆上海县志》卷首“古上海镇隶华亭境图”
溯源上海的发展过程,自有其清晰绵远的历史脉络。
上海,绝不是从一个小渔村直接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的,它有一个不断开发、成长的过程,是从一个小的聚落,先发展到镇,再发展到县,然后由县的外面形成了一个新的大都市。
根据谭其骧教授所著《上海得名和建镇的年代问题》,以及对其他史料并对周边环境的分析,可以肯定一个叫上海聚落的居民点,应该是出现在公元10世纪,也就是历史上五代后期或者北宋的初年。
一个聚落名字为什么叫“上海”呢?那是因为这个聚落出现在一条河流的边上,这条河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名字叫“上海浦”。在它的附近,还有一条河叫“下海浦”。上海这个聚落,就出现在“上海浦”边上,所以名称就叫“上海”。
一个聚落或居民点的形成,要延续下来,肯定要就近解决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还要考虑到它与外界的联系。在还没有机械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水运就是最经济和方便的运输方式。所以江南一带的聚落、居民点,包括那些市、镇、县,毫无例外都在河边、水边。上海浦的上海聚落就是格能形成的。
作为“东方水都”的上海,充沛的水系就像人体血管一样构成了上海横塘纵浦,河湖港汊的优美自然风光。正因为上海与水的亲缘关系,有关水的名称在上海门类齐全,迪个勒了全国乃至江南地区也是屈指可数的,常听到的有江、河、浦、泾、沟、塘、港、浜、湖、淀、泽、荡、湾、汇……宋代郏亶《水利书》里说:“吴淞江南岸有大浦十八条,其中有上海浦、下海浦。”这十八浦的名称分别是:小来浦、盘龙浦、朱市浦、松子浦、野奴浦、张整浦、许浦、鱼浦、上澳浦、丁湾浦、芦子浦、沪渎浦、钉钩浦、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苎浦、烂泥浦。古代的吴淞江非常宽阔与壮观。清嘉庆《上海县志》卷三记载:“唐时阔二十里,宋时阔九里,后渐减至五里、三里、二里”,迪能看来,当时的吴淞江简直比现在的长江口还要宽!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上海志》中的“上海县地理图”。虽然当时不具备现代测绘制图技术,但对河道纵横的地貌还是有着详尽体现
唐宋以后,由于长江三角洲下沉,泥沙在河口地带大量堆积,原来宣泄太湖水入海的三江,因海潮的倒灌,东江和娄江相继淤塞,吴淞江也日趋狭窄,淤塞了太湖水的入海去路。于是,太湖水患使得对吴淞江的治理益发紧迫。
明代永乐元年,也就是1403年,开始疏浚、打通吴淞江的支流大黄浦与范家浜的工程,并挖深拓宽,上接泖湖、太湖之水;在明成化八年的1472年间,因杭州湾北岸筑成海塘,使得原先流入杭州湾的河流逐渐汇入黄浦,黄浦遂成总汇杭嘉湖平原各条河流之水,太湖、淀山泖也从上游顺流而下,最终形成“黄浦夺淞”的局面,黄浦江成为了太湖的主要入海水道。上海的城市发展中心也转移到了黄浦江沿岸。
由于水系的变化,上海浦受到黄浦的侵并,其名逐渐湮没。上海浦的位置相当于现在的外滩至十六铺江段,原先仅流到十六铺以东的黄浦,直接从吴淞口出海。上海浦本源上是一条吴淞江的支流,而且至今仍旧是上海市区最为繁华的地段。
《同治上海县志》卷首上海县北境水道图
清末年间的上海县城墙、小北门及大境阁
从上海聚落发展到建镇、设县,到最终成为今天的大都市,是一个绵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绝不是一个由“小渔村”靠上海开埠后租界的出现一蹴而成的。这可以从上海市区的“活物”方面来进行验证。比如静安寺、龙华寺、城隍庙这三大寺庙道观,就在吴淞江支流上海浦的岸边,它们的历史,最早分别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和南宋年代。
假使伊个辰光的上海只是一个孤悬海边的“小渔村”,它完全承受不起这三大寺庙道观厚重的历史、兴旺的香火。否则,不会有史称的“静安八景”和源远流长的三月三龙华庙会,也不会有旧校场路边上的沉香阁,南京路上的保安司徒庙,俗称红庙也叫虹庙,以及浦东源深路上的钦赐仰殿等寺庙建筑的传承和延续,更不会有元代志丹苑水闸等遗址的发现。
“沪”,是上海的简称,是因为古代吴淞江下游近海这一段被称为“沪渎”,这个地名在记载晋朝历史《晋书》里出现过。据说,当地渔民用一种竹子编成的工具捕鱼,这个工具叫“扈”,“扈”加“氵”就是上海简称的“沪”。可见,就是作为渔村,上海的历史也一样源远流长。
《康熙字典》中关于“滬”的释义
时常有人把上海叫做“上海滩”,那是因为上海不少地方以前都是江边或者海滨形成的滩地。比如外滩、前滩、后滩、东滩……但“上海滩”这个词,后来又衍生了另外的意思,那就是指上海这个社会,意指这个东方“魔都”水深波谲的红尘江湖。
千年酒业“上海务”
从有人类定居,到出现一定规模的聚落,再到有资格设立酒务,格个当中的历史跨度是很漫长的。
近年来,从上海考古学家取得的考古成果来看,证明上海的农业文明遗迹有六七千年。在宋朝的史料里,北宋天圣元年,也就是在1023年,第一次出现“上海务”这个名称,勒了迪个之前,上海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滨江临海之地,它的状态几乎游离于封建王朝的行政视野之外。
格么,啥个是“务”,啥个又是“上海务”?
宋朝年代,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叫“务”的衙门机构,负责管理收税,而且每个“务”侪有收税的范围搭重点。史料里写得很明白:“上海务”主要是收酒税。迪个就说明,勒了宋朝时代,上海迪个一带地方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酒业经济比较发达了。因为朝廷要在一个地方设立收税的衙门,会考虑行政成本费用,设立“务”的地区,一定是税收收入比较高的地方;如果上海这个地区酒税收入不多,那就可以拿伊并到其他附近的“务”里,由其他的“务”来负责征集酒税。
酒税是针对酒的交易收取的。当时上海迪个一带地方的酒业情况存在两种推测:一种是本地是农业产粮发达地区,有相当多的富裕商品粮用作酿酒。另一种是本地是一个酒的集散中心、交易中心,不勒格搭(不在这里)产的酒也到这儿来交易。这说明当时的上海浦以及周边的河流已经得到充分的利用,能集中大量的商品粮或酒。大交易量及“上海务”的设立,可以带动上下游各种服务产业。所以,早在1000多年前,上海就已经是商业比较发达,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了。
《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九] 篇“酒曲杂录”一节载文“秀州旧在城及青龙、华亭、......上海、... ...十七务,岁十万四千九百五十二贯,熙宁十年租额一十一万七千八百九贯七十三文......”
因为榷(专营)酒,设立了“上海务”,因为“上海务”的发展,宋神宗熙宁七年,催生了一个新兴的上海镇,再由上海镇的进一步发展,到元代拿华亭县一分为二、其中的上海镇附近地区设立上海县。从此,上海县与华亭县平级同属于松江府管辖。
啥人会想到因为酒业的兴起,把一个默默无闻的上海聚落,发展成为今天闻名遐迩、举世瞩目的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纵观世界文明史,非自然村落、因酒成名的大都市只有上海;格个勒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也是翘楚东方、独领风骚。
北宋年间有格能的社会背景,即宋代前承汉唐之制而有进一步的发展,又开启明清乃至近代社会历史变化的端倪,显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转折的新特点。宋代的酿酒业,在唐朝普及和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处于中国酿酒史上的提高期和成熟期,大量酿酒理论著述问世、蒸馏白酒的出现、酤酒商贾继承和发展唐代经营思路,标志着酒文化的成熟和发展。
北宋真宗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间,也就是1008年前后,农业产粮丰足,酿酒业技术越发成熟,酿酒作坊数不胜数。上海成为酤酒盛市,酒坊、酒窖、酒库、酒肆星罗棋布,朝廷设置“上海务”,就是对酤酒产业的一种控制。如果唔没格能的酤酒基础,也就不会在上海这一带地方设置“上海务”。
“上海务”主要是单项的酒务税收机构,以后“上海镇”的设立,把上海作为一个地区纳入了“上海镇”衙门的全面管理。这是对“人烟繁盛处”的治理需要,同时也提升上海这一地区的经济地位。“上海镇”的设立,更加推动了上海酒务的经济发展,因为紧靠上海浦,滨江临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气兴旺,交易繁荣,在两浙路17个酒务中排名靠前,税收颇丰。
(注:两浙路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地方行政区,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设置,包括14州2军:常州、苏州、润州(镇江)、杭州、湖州、秀州(嘉兴)、越州(绍兴)、明州(宁波)、台州、婺州(金华)、衢州、睦州(建德)、温州、处州(丽水)和江阴、顺安二军。熙宁七年,分为两路,寻合为一;熙宁九年,复分;熙宁十年,复合。南宋建炎南渡后,两浙路分为两浙东路与两浙西路。)
公元1111年(政和元年)上海及周边地区行政建制对照图,其中可见“上海务”的标注
资料来源 | 周振鹤 编《上海历史地图集》
现在,上海人在全国的印象中好像都是不胜酒力,即使饮酒也大多喜好红酒,或者顶多也就是喝喝黄酒的酒力。其实,喜好红酒是假,傍洋酒是真。所谓红酒即葡萄酒,老早大多是舶来品,眼门前红酒家族里也有国产货,但是好像一讲喝红酒档次就上去了,赶时髦而已。上海人真的不胜酒力吗?不是!从浦东的周浦、奉贤的庄行、长宁的北新泾一带,侪有一个“羊肉烧酒”的嗜好,这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地方风俗,流行不绝,溯其源头很可能就是已经超过千年的“上海务”。
啥地方是“上海务”的原住地呢?从史料里看,历代封建王朝对上海治理的历史沿承脉络很清晰:由开始的上海务发展到上海镇,再由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而务治、镇治、县治这三个不同级别的治置地,侪勒了同一个地区。伊的大致范围是勒了今朝黄浦区的上海老城厢里厢。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上海镇监董楷接替缪相担任上海市舶分司使。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董楷勒了任内,为上海镇留下不少“津梁堂宇”,深得上海镇民的爱戴。董楷所撰写的《受福亭记》称,“自念钝愚,于市民无毫发补益,及痛节浮费,市木于海舟,陶埴于江”。意思就是,他勒了市舶分司(就是现在的外咸瓜街、老太平弄北)之西北,建拱辰坊,坊北有益庆桥,勒了桥南凿井筑亭,即受福亭;亭前广场铺砖石,是“一市之所”,也就是镇市中心;其东北有回澜桥,又北为上海酒库,建福会坊;迤西是文昌官,原为土房,后改为砖瓦房,勒了格个地方建文昌坊;坊北又建致民坊,后改建为福谦桥;由福谦桥至齐昌寺之间,建泳飞桥。这是南宋末上海镇的粗线条面貌。
1870年前后的上海县城大东门外“江海大关”
1884年《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局部
明朝中叶,邑内已形成南北、东西纵横交错的街巷系统。县署东西两侧辟出三牌楼街和四牌楼街两条南北干道,另有新衙街、康衢街、新路巷、薛巷、梅家巷、观澜巷、宋家湾、马家巷、姚家巷、卜家巷10条街巷。此外,还增设15坊,其中有县署南面的阜民坊、县署东面的宣化、崇礼、泽民、集庆4坊等。为抵御倭寇侵扰,还建筑了周长9里的城墙。从这些古街巷、牌坊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天黄浦区老城厢内的三牌楼路、四牌楼路,梅家街、光启南路也就是之前的阜民路,就勒了格个当中。至此,县城形成以县署为中心,东、西门为轴线,城墙环卫围的城市基本框架。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